职业院校预算一体化管理探析
朱天远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海市 200437
摘要:在预算一体化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其稳定运行和教学质量。预算一体化要求职业院校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开展全流程,统一化的管理,从而保证资金配置的高效化。本文介绍了职业院校预算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影响,并基于此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务管理、预算一体化
一、职业院校预算一体化管理的特点
(1)预算管理的全面化
预算管理的全面化一方面指的是预算管理纵向的全面化,要求职业院校对于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全流程都实施管控,从而保证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合规性。另一方面指的是预算横向管理的全面化,要求职业院校将所有的项目经费、公用经费以及人员经费等都全面的纳入预算管理,从而保证能够更好的对资金的使用和分配进行管控。
(2)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化
绩效管理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的关键。在预算一体化中,绩效管理要求覆盖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预算编制的同时对相应的项目设定绩效目标,在预算执行的同时对已执行的预算开展绩效跟踪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后续的预算执行计划,以及在预算执行完成后对整体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相关问题采取解决措施。绩效管理的开展有利于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3)财务相关数据的整合化
预算一体化借助信息系统,将预算管理模块、决算模块、资产管理模块、政府采购模块、国库支付模块以及会计核算模块等都进行了整合,相关数据之间都进行了联通整合。预算一体化系统的采用,解决了以往软件多,数据口径不一致,数据之间核对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财务管理各模块之间数据标准的统一,减少了沟通成本,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预算一体化对职业院校的影响
(1)预算编制的精细化
在预算一体化的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对各类预算进行统筹管理,并保证收支平衡。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收入预算的编制需要统筹考虑财政收入和自筹经费收入,尤其是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职业院校需要在预算编制时,提前预估收入水平,并纳入预算管理,从而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出预算的编制需要参照收入总额编制,在保障不超收入的同时,预算的各项采购方式、经费类别、功能科目以及经济分类等信息,都要参照上级规定的标准进行编制,从而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绩效管理能力的优化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绩效管理能力的优化是重中之重。在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绩效管理要求全过程化,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在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在预算编制阶段,每个预算项目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绩效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来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和目标值。在预算执行阶段,需要定期开展绩效跟踪评价,对已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合调整后续执行计划。在预算执行完毕后,还需要开展绩效自评价,对整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职业院校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并行,同时需要重视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对设定的绩效目标,指标以及发现的问题等及时的根据实际项目情况来进行沟通调整,从而保障绩效管理的效果。
(3)账务处理的优化
随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对预算费用类别,功能科目以及支出类型等内容都有了更深的定义,因此在账务处理中,相关费用和支持的分类标准也需要参照预算一体化的要求进行区分,从而保障预算一体化的要求与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另外,为了更准确的反映支付情况,零余额账户目前已不再下达零余额用款额度,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职业院校零余额用款额度的账务处理已经取消,转而直接对财政拨款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同时,随着预算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要求和制度将会被提出,职业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适时的进行调整。
三、职业院校预算一体化管理的相关建议
(1)优化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一体化对于职业院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职业院校的预算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建立以收定支的预算编制理念,对自身的收入类别、支出类别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定义,并确定具体的测算方式和测算标准,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另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动态监控各方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不能执行或是预算执行计划有调整的项目,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或收回,从而建设资金浪费的现象,盘活预算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项目库建设
预算一体化主要采用项目库管理的机制,需要申报的预算需要经由预算入库、出库等程序,方能正式申报。然而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项目库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起到预算管理作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项目库是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一大重点。职业院校应当经由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后,将需要申报的项目进行项目入库,储备进项目库中,并根据项目重要性对项目进行排序。在预算编制时,应当根据实际的收入预算情况,选取重要性较高的项目进行出库,正式编入年度预算中。职业院校对于项目库应当进行实施的更新,对于新增的重要项目应当及时纳入项目如并赋予其高优先级,分年度分配资金并执行的项目,应当每年度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实时对其金额,项目优先级以及实施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借此对项目库中的项目信息进行更新。
(3)强化预算的成本管理
在预算一体化背景下,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管理被赋予了更高的准确性要求。为保障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合理性,职业院校应当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当执行成本支出标准,通过分年度业务执行的需求量,单位需求量的成本水平,来对整体成本进行测算,并借此编制预算。同时,成本支出水平历年较为固定的项目与费用,职业院校可以将测算的单位成本标准保存并制度化,从而成为以后年度预算编制的依据,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职业院校也可以对实际支出进行分析比较,将实际支出数与成本测算数进行比较,对金额差距较大的项目及时的进行分析,并适时的采取干预手段。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预算一体化背景下,职业院校的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以及账务处理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为更为科学的实施预算一体化管理机制,职业院校需要重视预算体制的优化,加强项目库建设,并开展成本管理,以此充分的发挥预算一体化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钟李芬.预算管理一体化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分析[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3,(12):49-53.
[2]李华.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探索[J].会计师,2024,(04):99-101.
[3]史捷灵.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体系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分析[J].广东经济,2024,(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