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
施叶
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201400
引言: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基于此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项目化学习能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助力教学目标达成。《昆虫记》是适合初中生的经典读物,其细致描绘昆虫生活,法布尔以毕生研究经历为基,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该书既能契合学生阅读兴趣,亦能促进其认知与表达能力发展。基于此,本文聚焦《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任务设计与评价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设立真实情境,让阅读更有趣味
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其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如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兴趣和热情,设计以下情境:某神秘昆虫学家的观察笔记意外散落校园,笔记中记载着《昆虫记》里 20 种昆虫的“生存密码”,但关键页被虫蛀残缺!现招募八年级“破译小队”,化身法布尔的“时空助手”,在 4 周内完成三大挑战。这样的情境创设,将抽象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充满悬疑感与探索性的冒险任务。学生在“破译密码”的过程中,不仅主动翻阅《昆虫记》寻找线索,还会将书中知识与实地观察相结合,极大提升了阅读的主动性与专注力。沉浸式的挑战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胜负欲,让原本枯燥的阅读变得趣味十足,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与综合实践能力。
二、建构任务驱动,让阅读明确方向
任务型教学是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具有挑战性和真实性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目标,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通过对《昆虫记》中每种昆虫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实现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基于任务驱动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语文教学应回归文本、回归生活、回归真实情境,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设计成任务驱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以《昆虫记》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
1.书中寻秘:结合具体情节描述昆虫形象,介绍昆虫特点;
2.辩论解密:就昆虫形象举行辩论赛;
3.表演释疑:演给同学看,并讨论昆虫的价值;
4.设计活动:撰写学习报告。
这种任务驱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问题明确。任务驱动的问题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是一个故事情节、一个段落、一句话,也可以是某个片段、某几个句子等。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任务明确。任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不能笼统、抽象地提出学习要求;任务必须与学生生活相关,有明确的预期目标。三是学生参与。任务应该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等因素。同时,任务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落实项目过程,让阅读更具实效在这个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昆虫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以下阅读任务来实现整本书阅读:
1.给《昆虫记》的作家法布尔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昆虫记》的喜爱之情;
2.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一下《昆虫记》的主要内容;
3.从《昆虫记》中选出一些有趣的细节,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小册子或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整本书,在完成任务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完成“特色虫虫推荐表”、“虫性反观人性”学习单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及时获得自我肯定,从而获得继续进行下一个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动力。
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经历了从“读”到“写”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还学会了读书方法。项目化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发人深省的段落让学生逐字分析,在精读后,选取人文思考的角度,如关怀人民、批判战争、感叹人性、敬畏生命等,摘录书中语句,自选角度撰写专题小文章。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阅读中汲取智慧。
五、落实评价展示,让阅读更有意义
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反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师要重视对项目化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不仅要及时从项目化学习成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还要通过评价来肯定和鼓励学生取得的成果,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还可以借助项目化学习评价表、项目化学习记录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及时、科学、准确、客观地评价。
例如,教师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需要进行阅读教学的总结,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本次阅读的体验,表达意见和建议。这是教学评价和总结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完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依据。通过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是一项有意义且富有成效的任务,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同时增强其对于文学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将书读深、读透、读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希望本文能引起大家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更多思考,共同探索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丹.基于微课教学法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探析——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6):0010-0012.
[2]顾永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3(5):0163-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