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钛合金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压与电流密度对膜层结构的影响

作者

段同朝 刘帅 陈晨 孙嘉浚 闫健

陆军装备部驻太原地区第四军事代表室 山西太原 030027;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7

引言

钛合金因其优异的比强度、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技术领域。然而,其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某些工程中的应用。阳极氧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表面改性技术,能够显著改善钛合金的表面性能。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压与电流密度是影响膜层结构与性能的关键工艺参数。电压决定了氧化反应的驱动力和膜层生长速率,而电流密度则直接影响膜层的致密性和均匀性。因此,研究电压与电流密度对膜层结构的影响,对于提高钛合金表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 钛合金阳极氧化的基本原理

阳极氧化的电化学过程是在电解液中,钛合金作为阳极,在外加电流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在直流电源驱动下,钛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随后随着电压升高,膜层逐渐增厚并产生微孔结构。该过程涉及氧离子的迁移与结合,以及金属离子的溶解与再沉积,最终形成以 TiO₁为主的多孔氧化膜。电流密度和电压是控制膜层生长速率与结构的关键参数。钛合金阳极氧化的反应机理主要涉及电化学氧化与离子迁移过程。在电解液中,钛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Ti4+离子并与其表面的氧结合形成 TiO₁膜层。同时,氧气在阴极还原生成 OH⁻ ,参与膜层生长。随着电压升高,膜层逐渐增厚,并因电流密度变化导致孔隙率和晶粒尺寸的差异。该过程受电解液成分、温度及外加电压共同影响,最终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钛膜。

2 电压对膜层结构的影响

2.1 不同电压下膜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电压对膜层厚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电压升高,膜层生长速率加快,厚度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在低电压下,膜层致密且均匀,厚度增长缓慢;当电压超过临界值后,氧化反应加剧,膜层孔隙率增加,厚度迅速增大。但过高的电压可能导致膜层裂纹或局部烧蚀,破坏结构完整性。实验表明,电压与膜层厚度之间存在近似正比关系,但受电解液种类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制约。

2.2 电压对膜层致密性与孔隙率的影响

电压显著影响膜层的致密性与孔隙率。在较低电压下,氧化反应较温和,膜层结构致密、孔隙率低;随着电压升高,氧离子迁移加快,膜层生长速率提高,孔隙率随之增加,形成多孔结构。但过高的电压会导致局部过热或电化学不均匀,引发膜层裂纹或烧蚀,降低致密性。因此,合理控制电压可优化膜层结构,实现致密与多孔性的平衡。

2.3 电压对膜层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电压对膜层相组成和晶粒尺寸具有显著影响。在较低电压下,膜层以非晶态或纳米晶 TiO₁为主,晶粒尺寸较小;随着电压升高,氧化反应增强,促进晶核生长,导致晶粒尺寸增大,并可能形成锐钛矿或金红石相。高电压下易引发相变,增加晶体缺陷与应力,影响膜层稳定性。因此,电压调控可有效调控膜层的结晶度与相结构,进而影响其力学与化学性能。

2.4 电压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不利影响

电压过高会导致膜层过厚、孔隙率增加,甚至引发局部烧蚀、裂纹或微区击穿,降低膜层致密性与结合力;同时可能诱发非晶相向晶相转变,产生应力集中。电压过低则导致膜层生长缓慢、厚度不足,结构疏松,孔隙率高,难以形成完整氧化层,影响其耐腐蚀与耐磨性能。因此,电压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膜层质量与功能稳定性。

3 电流密度对膜层结构的影响

3.1 电流密度对膜层生长速率的影响

电流密度直接影响膜层的生长速率。随着电流密度增加,氧化反应加快,膜层生长速率显著提升,表现为厚度随时间呈线性增长。但过高的电流密度会导致局部过热、电化学不均匀,引发膜层烧蚀或裂纹,破坏结构完整性。而电流密度过低则使膜层生长缓慢,难以形成致密覆盖层。因此,合理控制电流密度是优化膜层质量与均匀性的关键因素。

3.2 电流密度对膜层均匀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电流密度对膜层均匀性和表面形貌具有显著影响。在适宜电流密度下,膜层生长均匀,表面平整且孔隙分布合理;随着电流密度升高,氧化反应加剧,可能导致局部过速生长,造成膜层不均与表面粗糙度增加。过高电流密度易引发枝晶状结构或微裂纹,降低膜层致密性;而低电流密度则使膜层生长缓慢,表面易出现针孔或疏松现象,影响其综合性能。

3.3 电流密度对膜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随着电流密度增加,膜层致密性提高,硬度相应提升,例如在 1.5A/dm ²时,膜层维氏硬度可达 450HV ,而电流密度增至 3.0A/dm2 时,硬度可进一步提升至 600HV 以上。但过高的电流密度会导致膜层内部应力增大,出现裂纹或孔隙,反而降低耐磨性能。实验表明,电流密度在 2.0-2.5A/dm2 范围内时,膜层综合性能最佳,具有较高的硬度与良好的耐磨性。

4 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协同作用

4.1 电压与电流密度的相互关系及耦合效应

电压与电流密度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随着电压升高,电流密度通常呈指数增长,如在钛合金阳极氧化中,当电压从 10V 升至 30V 时,电流密度可从 0.5A/dm2 增至 2.8A/dm2 。然而,过高的电压可能导致电流密度波动加剧,引发局部过热和膜层缺陷。两者共同作用影响膜层厚度、孔隙率及结晶度,合理调控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匹配比例,有助于获得均匀、致密的氧化膜结构,提升其综合性能。

4.2 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的膜层性能对比分析

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膜层性能影响显著。实验表明,在电压 20V、电流密度 1.5A/dm2 条件下,膜层厚度为 15μm ,硬度达 480HV ,孔隙率约3% ;而电压升至 30V、电流密度 2.5A/dm2 时,膜层厚度增至 25μm ,但硬度下降至 420HV ,孔隙率增加至 6% 。高电压与高电流密度虽能提高膜层厚度,但牺牲了致密性与硬度。因此,优化参数组合是提升膜层综合性能的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压与电流密度在钛合金阳极氧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决定了膜层的厚度、致密性和孔隙率,还深刻影响着膜层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合理的参数组合可以实现膜层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钛合金的表面性能和使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多因素协同控制机制,结合先进表征手段和数值模拟方法,推动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向高效、稳定、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高端制造业对材料性能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胡继月,来龙杰,汪瑞,王立鹏,刘琪.TA1 钛合金阳极氧化膜复合FeOOH 后的光电及半导体特性研究[J].材料保护,2024,57(01):65-72+110.

[2]李洪义,陈言慧,郑雄领,祖冠男,常玉昆,吴亚航.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和应用[J].金属功能材料,2022,29(05):1-9.

[3]徐晓梅,陈同彩,张玉清,王春霞,吴光辉.氧化电压对钛合金彩色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22,44(06):1-6.

[4]朱晓清,王烨,宋瑞宏,吴海丰.电压对医用钛合金阳极氧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20,33(06):23-28.

[5]任铁钢,高兴,黄秋硕,黎桂辉.微弧氧化技术在金属防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0(03):30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