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政治思想传播策略

作者

陈晓飞

中共廊坊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065000

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思想是其核心价值导向,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政治思想传播在国家治理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能够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安全。通过正面的网络舆论引导,可使广大网民接收到更多正确的政治思想,有利于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与认同感。但是,网络舆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政治思想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研究网络舆论引导的政治思想传播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与现状

网络舆论具备的互动性与及时性,可快速的发展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严重影响社会事件走向与相关政策的产生。但是由于网络舆论传播速度过快,很容易使其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导致民众情绪过度极端。目前网络环境的信息来源极为广泛及复杂,某些网民对信息的真假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谣言及虚假信息所误导。网络还具备匿名性,某些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时往往缺乏责任心,发表偏激或者极端的言论,严重还会出现违法违规的言论,这导致网络舆论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此外,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流量导向、算法推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回音室效应”、“信息茧房”,这使得不同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受到阻碍,信息传播社会分化。在某些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还会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导致社会对立或者网络暴力等现象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采取何种措施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与规范网络舆论的正确传播,是当前网络治理中的一个关键点。

二、当前网络舆论中政治思想传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碎片化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网络舆论中政治思想传播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碎片化等问题。由于网络平台上传播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某些作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与流量,不惜歪曲事实、编造虚假信息,传播出错误的思想与有害言论,从而对政治思想传播造成严重干扰。同时,传播低质量内容不但会影响主流政治思想的传播,还会对网民价值观造成误导,引起社会舆论混乱。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会导致政治思想在表达过程中被拆解成为多个分散的片段,传播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虽然碎片化传播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吸引到一定用户,但这样容易导致受众无法深入理解政治思想的价值导向与核心内容。

2.2 传播格局复杂化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

互联网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特征可以使信息传播主体具备多元化,但同时也会使官方渠道与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被稀释。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自己形成主导舆论的力量,严重的还会出现“再中心化”趋势,这挑战了政治思想传播的主导权威。同时,还存在两个舆论场分化现象,即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二者产生分化趋势,二者在价值取向、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严重会产生对立性,政治思想传播的有效性与统一性被削弱。

2.3 体制机制不完善

没有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与预警机制,部分机构没有对舆情有较好的敏感度,没有及时发现与应对出现的舆情危机,引起负面舆情过度发酵。同时,欠佳协同治理机制。网络舆情会涉及到多个部门与主体,但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协同治理机制,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度不够高,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科学的治理合力。

三、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政治思想传播策略

3.1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

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应当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矩阵,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思想的传播效果。要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更高效与协同的传播合力。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台、广播等均具备较高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等只具备强大的互动性与广泛的用户基础。整合二者的优势,使信息传播具备更多形式与更多渠道。要确保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与用户特征,制作符合不同类型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包括直播、漫画、视频、图文等。同时,应当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用户所感兴趣的政治思想内容进行精准推送,提高传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总之,构建多层次与全方位的传播矩阵,有效提高网络舆论对提高政治思想传播的影响,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3.2 强化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与引领性

在强化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与权威性,有效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主流媒体应当将制作高质量内容作为核心竞争,通过权威解读、深度报道、专业分析等多种措施,为公众提供全面、精准、客观的思想政治信息,注意传播信息不可碎片化与片面化。针对热点话题与重大事件,主流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发生,占据舆论的制高点,通过传播合理的舆情信息来引导社会舆论,以稳定公众的情绪。同时,主流媒体应当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传播的手段,例如互动话题、直播、短视频等。此外,主流媒体还要注重建设自身的品牌,通过品牌力量来累积优质的传播内容,保障网络舆论场的权威地位,增强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与认同。

3.3 完善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优化协同治理机制

完善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优化协同治理机制,从而使政治思想在传播过程面对复杂网络舆论环境时有可靠的法规依据。构建健全的舆情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媒体技术,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对网络舆情进行精准分析与快速预警,及时捕捉舆情的动态情况,尽早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从而为后续的引导与处置争取更多时间。注意舆情监测的关注点不应当仅限于热点话题,还要关注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的潜在舆情,以便能够提前进行介入与精准引导。在协同治理机制方面,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公安部门、网信部门、宣传部门等都要各司其职,各部门要分工明确、高效协同的,形成完整的舆情治理格局。公安部门要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网信部门要形成技术监管与平台管理;宣传部门要对舆情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做好舆情舆论引导工作。同时,要注意构建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在重大舆情事件发生之时,各个部门可以快速响应舆情问题,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舆情治理合力。

四、结语

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完善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对舆情动态进行精准抓捕,提前布局,协同作战,为传播思想政治创建稳定的网络舆论环境,凝聚社会共识,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的纵向传播,向广大民众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若曦."四全"媒体格局下高校社会思潮网络传播新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105-107.

[2]邓力,刘志欣.数字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4):78-80.

[3]王利鑫.新媒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9):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