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激趣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李毅
宜宾市南溪区仙源小学6441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任务。传统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灌输,学生学习兴趣匮乏,难以有效发展核心素养。激趣教育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有力支撑。深入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激趣教育模式构建,对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一、搭建语言支架
在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框架和思路,就如同为演员搭建起稳固的舞台布景,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后,教师可设计“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吧,它的确„„可是„„”这样的语言支架,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内容,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这个支架时,思维会被迅速打开,他们可能会说:“小狗的性格实在有些有趣,说它听话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会安静地趴在我脚边,眼睛里满是温顺;可是,它一旦看到别的小狗,就会立刻兴奋起来,撒开腿冲过去和它们一起玩耍,尾巴摇得像拨浪鼓,嘴里还发出欢快的叫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内心对动物的观察和感受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就像在语言的花园里精心培育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
二、读辩结合
开展阅读与辩论活动,就像在课堂里燃起了思维的烽火,能让课堂洋溢着思维碰撞的光芒,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大有裨益。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为例,授课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在当下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否依旧关键”的辩论活动[1]。
正方学生觉得,在当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义丝毫未减。唯有持续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方可为国家科技进步增添动力,促进文化繁荣,于国际舞台彰显中国强大实力。反方学生却指出,当下社会发展呈多元化态势,个人追求也多种多样,部分人觉得通过艺术创作、自主创业等途径同样能为社会贡献力量,并非一定要秉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
在辩论期间,学生们深度思索,踊跃搜寻论据,从课文内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等方面挖掘素材,条理清晰地阐述自身观点,并有力反驳对方观点。在这场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锻炼,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不再浮于表面文字,而是深入探寻其背后蕴含的时代意义与个人价值,恰似在思维的汪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三、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能力,这恰似为学生添上飞翔的羽翼,助力他们于知识的苍穹自在驰骋。就以《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的学习为例,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策划“古诗中的四季”拓展阅读活动。教师先给学生说明活动目的及大致思路,让学生着手收集不同季节的古诗。在收集期间,学生需要广泛翻阅书籍、检索网络资料,如此一来,他们不仅能更深刻地领悟古诗内涵,感受不同诗人在各异季节、心境下创作的独特意韵,还能拓宽知识视野,知晓更多文化背景与诗人趣事[2]。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安排学生进行古诗绘画创作。学生依据自身对古诗的理解,用画笔勾勒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比如,在呈现《暮江吟》时,学生或许会绘出夕阳缓缓落下,江水一半呈现碧绿之色,另一半则为殷红,天边绚烂的晚霞倒映在江面上的美妙景致;描绘《雪梅》时,学生可能会画出白雪覆盖的枝头,红梅傲然绽放,红白辉映成趣的场景。将抽象的文字具象化为生动的图像,这一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增强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从多个角度领略古诗的魅力,丰富了学习的体验。
四、适当留白
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画面。学生们纷纷描述道:“我仿佛看到一条巨大的白色丝带从高高的山顶上飞奔而下,水流湍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无数白色的水花,那气势磅礴,如同天上的银河倾泻而下。”通过这样的想象与描述,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五、写法迁移
以读促写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学习了总分总的结构后,教师让学生运用该结构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的作文。有学生开篇总述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然后分别从家乡的自然风光、特色美食、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最后总结家乡给自己留下的美好印象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写法迁移,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了写作水平,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激趣教育模式,是适应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举。文中提出的搭建语言支架、读辩结合等多种策略,从不同维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然而,教育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不断探索创新。未来,期待有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激趣教育模式,共同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活力,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娜.多维融合素养立意入诗入画激趣生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景类古诗教学例谈[J].安徽教育科研,2025(5):11-14
[2]赖志平.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趣得课堂』实践探索[J].师道(人文),2024(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