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杨焱 郭一辰 王玉玺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仅关乎工程本身的使用年限,更关系到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在部分工程中仍存在施工质量不达标、监管不力等问题,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也暴露出质量管理体系的漏洞。因此,如何在施工阶段实现全过程、系统化、精细化的质量控制,成为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展开讨论,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逐步分析应对之道,并展望未来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1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包括长周期、复杂性和多专业协作,水利工程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土方工程、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多种工序,施工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这对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水利工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复杂性、环境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技术上,水利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水文学、地质学、结构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可能涉及河道改造、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再加上工程项目规模大,涉及的工作面广,管理难度高。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施工团队在规划和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灵活调整施工策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并且水利工程施工需要多专业协作,包括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水利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多种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这些特点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和质量控制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首先是材料质量控制薄弱。钢筋、水泥、防渗膜等关键材料若质量不达标,直接影响结构强度与耐久性。在部分项目中,材料采购缺乏规范的检测和验收程序,甚至出现低价中标、以次充好等情况,导致混凝土抗压性能差、裂缝频发、结构剥落等问题,后期补强困难且成本高。其次是施工工艺不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复杂工艺,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坝体填筑、金属结构安装等,要求严格、操作精度高。一些项目现场未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存在简化步骤、规程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如坝体填筑未按“薄层碾压”原则作业,压实度不均,可能引发沉降或坝体变形;隧洞衬砌施工中缝隙处理不到位,常出现渗漏等质量缺陷。此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质量意识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偏远项目中较为突出。部分作业人员未经系统培训,无法正确理解并执行操作规程,质量控制难以落到实处。施工班组普遍重进度轻质量,缺乏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氛围。

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 施工工艺改进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精度、效率和安全性。例如,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工具,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能够显著提高施工精度,降低人为失误的发生率。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工艺改进可以帮助工程更好地适应现场实际情况。例如,采用新型的土方处理工艺和钢结构施工工艺,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施工工艺的改进,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还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

3.2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完成的核心环节。首先必须严格管理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工程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需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通过严格的入场检验和实验室测试来保证其质量。而工艺流程的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工序都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关键,包括定期的质量检查和施工记录,确保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其中现场质量监控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日常巡检、阶段性检查和专项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使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而工程质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每个施工步骤、工序完成后的质量检查结果都应详细记录,并形成报告,以便追踪和评估工程质量状况。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需要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包括材料进场检验、施工工艺控制、隐蔽工程验收等,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使施工过程受控、可追溯。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避免由于安全事故而影响工程质量。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助力功能实现、持久耐用的关键。工程质量控制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其有效应用可实现对整个工程进度、使用材料的严格控制。企业应以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作为行动指南,紧密贴合工程实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责任制,精准划分各部门与岗位的质量管理权责边界,把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质量检验制,精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流程与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检测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建立质量奖惩制,设立清晰明确的奖惩规则,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对质量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构建起一套高效、有序的应急响应机制,保证一旦发生质量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通过制度体系建设,使质量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做到有章可遵、有据可依。

3.4 加强材料和设备管理

第一,采购环节需要严格把关,确保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如在南方某水库的修建中,项目方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最终选择了质量过硬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了后期工程的安全可靠。材料入库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环节。第二,在设备管理方面,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性能良好。施工现场的设备维护与合理使用同样重要,一旦设备操作不当或发生故障,可能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当前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安全。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创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将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制度、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水平,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颜世兵.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J].水上安全,2024(6):136-138.

[2]马毓.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水上安全,2024(3):130-132.

[3]王旭.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措施[J].模型世界,2023(8):95-97.

[4]沈丽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初探[J].北京农业,2014,(12):220.

[5]谢瑞敏,孙骏,王雪军.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4):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