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DCS系统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数据交互技术研究
闫皓阳
大唐南京发电厂 210000
1DCS 系统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架构及功能概述
控制层由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模块、执行机构和通信网络构成。现场控制站含控制器与 I/O 模块,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发送控制指令。数据采集模块转换传感器参数为数字信号。执行机构完成阀门调节与设备控制。通信网络采用冗余控制器实现毫秒级闭环控制,通过 PROFIBUS-DP 等工业协议构建环形网络,具备 50ms 故障自愈能力。温度补偿与滤波技术提升数据可用性。
决策支持层包含数据服务器、分析系统、人机界面和软件平台,构建全厂三维数据镜像。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支持百万级并发访问,OPCUA 中间件实现跨平台数据集成。时间戳对齐与质量标签体系为优化预警提供数据支持。机器学习与第一性原理模型融合,赋予系统工况辨识与多目标优化能力。
两层级间通过安全数据总线建立双向通信机制,控制层推送的实时数据集经边界防火墙过滤后,由决策支持层的流式计算引擎进行特征提取与工况标定。反向控制指令则需通过数字签名验证与操作预演仿真双重校验,确保决策指令符合热力系统动态特性与安全约束条件。这种分层递进的交互架构在保障基础控制可靠性的同时,为智能决策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载体。
2 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数据交互需求分析
2.1 数据实时性需求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设备运行状态变化迅速。决策支持层需要及时获取控制层的实时数据,以便准确掌握生产过程的当前状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例如,在电网负荷波动时,决策支持层需实时获取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快速制定负荷调整策略,并将指令下达至控制层执行,确保电厂发电功率能够迅速响应电网需求,维持电网稳定。因此,数据交互必须具备高实时性,数据传输延迟应尽可能小,以满足生产过程实时决策的要求。
2.2 数据准确性需求
准确的数据是决策支持层进行有效分析和决策的基础。控制层采集和传输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过程参数。任何数据误差或错误都可能导致决策支持层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影响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例如,若温度传感器故障导致传输至决策支持层的锅炉过热器壁温数据不准确,可能使决策层误判设备运行状况,未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引发过热器爆管等严重事故。所以,在数据交互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数据校验和纠错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3 数据完整性需求
决策支持层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时,需要获取完整的生产数据,包括各类设备的运行参数、工艺过程数据以及设备状态信息等。缺失关键数据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全面,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在进行设备故障诊断时,若缺少部分设备的振动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和部位。因此,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之间的数据交互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决策支持层能够获取到全面、系统的生产数据。
2.4 数据安全性需求
火力发电厂DCS系统涉及生产运行的关键数据,数据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数据交互过程中,需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或破坏。一旦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失控、设备损坏甚至危及人员安全。例如,恶意攻击者篡改控制层传输至决策支持层的关键控制参数,可能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所以,必须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保障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3 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数据交互实现方式
3.1 基于网络架构的数据交互
工业以太网凭借高速、可靠和开放性优势,成为火电厂 DCS 系统控制层与决策层数据交互的核心网络架构。通过交换机等设备连接控制层与决策层设备,形成支持 TCP/IP 协议的高速网络,满足实时大数据传输需求,如实时生产数据可快速传输至决策层分析。现场总线作为工业设备通信技术,在 DCS 控制层内及跨层交互中广泛应用。PROFIBUS、CAN 等总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实时性强特点,适于连接现场传感器等设备。通过网关与工业以太网互联,实现现场设备数据经控制站中转至决策层的传输路径。
系统采用光纤环网与星型网络混合组网。控制层现场站通过双光纤环网实现 35ms 内冗余切换,决策层服务器经万兆交换机组成星型拓扑,配置动态路由负载均衡。层级间通过三层交换机建立千兆通道,采用 VLAN 隔离控制数据、状态数据和指令数据。TSN 技术通过 IEEE 802.1Qbv 为关键数据预留传输时隙,I 类参数传输时延稳定在 15ms 内,IEEE 1588 PTP 实现 ±500ns 时钟同步。部署 OPC UA over TSN 架构,控制层通过 Pub/Sub发布数据流,决策层用 TSN 调度器实现微秒级采集。反向指令采用Client/Server 模式,基于 X.509 证书达到 IEC 62443 SL2 安全等级。DeltaEncoding 使缓变参数带宽降 60% ,RLE 压缩使开关量数据缩减 75% 。流式缓存系统对振动信号等高频数据实施 LZ4 压缩,压缩率超 85% 。
3.2 基于软件平台的数据交互
实时数据库在DCS数据交互中起关键作用。控制层实时写入采集数据,决策支持层通过接口读取数据。其具备高效存储和检索能力,支持快速读写以满足实时性需求,并提供历史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例如电厂人员可通过界面查询实时库中锅炉蒸汽温度周趋势,支撑设备分析。中间件作为操作系统与应用的中间层,实现 DCS 系统间数据交互。消息中间件通过发布/订阅模式异步传输数据,如控制层发布设备报警,决策支持层订阅处理;数据访问中间件提供统一接口,屏蔽实时库、关系库等数据源差异,便于数据整合访问。
流处理框架采用 Flink 集群实现百万级数据点实时处理,规则引擎集成Drools 与 CEP 模块建立动态阈值模型,触发多级预警。容器化微服务架构支持资源弹性调度,负荷高峰时自动扩展实例。数据中间件兼容OPCUA/MQTT 协议,HybridTSDB 数据库支持实时写入与关系查询。数据虚拟化层通过 SQL+API 整合多源数据,建立符合 ISO55000 的血缘追踪系统。
数字孪生引擎基于 Unity3D 开发三维可视化界面,WebGL 实现浏览器端设备状态查看。移动端 APP 采用 QUIC 协议保障弱网数据传输。安全体系包含物理层光纤隔离、网络层工业防火墙、主机层白名单、应用层 RBAC权限、数据层 SM9 加密。零信任架构实施持续身份认证,区块链记录审计日志。数据校验采用 CRC32+SHA-256 双机制,关键指令附加设备指纹与水印防攻击。
4 结束语
火力发电厂DCS系统控制层与决策支持层的数据交互技术对于电厂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两者的架构与功能,并采用基于网络架构和软件平台的多种实现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交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DCS 系统数据交互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火力发电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助力火力发电行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超,韩子博,李娜,等.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的应用探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3,(06):98-99+102
[2]权瑞印,朱文峰,杜鹏彪.基于 Foxboro DCS 系统的火力发电厂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2023,(04):1-5.
[3]张堃,施明,李国发.基于火力发电厂 DCS 系统的厂级 AGC 系统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21,37(09):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