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

作者

段逸晗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一、引言

工程造价咨询是建筑行业的关键支柱,为项目的投资选择、成本管控、合同执行等领域提供专业支持。面对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工程规模和复杂性提升的现状,传统咨询模式面临挑战。因此,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品质对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探索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可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其在工程领域的价值贡献,进而更有效地支持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传统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阶段单一

传统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往往集中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结算审核等。在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和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参与度较低。在投资决策阶段,由于缺乏专业的造价咨询意见,项目可能因投资估算不准确而导致资金不足或浪费。在运营维护阶段,没有造价咨询的介入,难以对设施更新改造等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不利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化。

(二)信息沟通不畅

在传统服务模式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障碍。各方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数据格式不统一,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设计变更信息不能及时传达给造价咨询人员,使得造价调整滞后,容易引发工程纠纷。而且各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造价咨询工作往往是孤立进行,无法充分考虑项目整体目标,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服务内容同质化严重

大多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相似,主要围绕工程量计算、工程计价等基础业务展开。缺乏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深入挖掘和针对性服务,难以满足不同项目的特殊要求。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只能通过价格战来争夺业务,导致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下降,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方向

(一)数字化转型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整合工程项目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造价信息。造价咨询人员可以利用 BIM 模型进行工程量的自动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 BIM 模型还能实时模拟不同设计方案的造价情况,为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在施工阶段,基于 BIM 技术的 5D 模型(三维模型 + 时间 + 成本)可以实现进度与成本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二)全过程咨询服务

全过程工程咨询包括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运维等各个阶段。在决策期,造价专家参与可行性分析,使用价值工程等技术对投资进行评估,辅助业主确定适宜的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在设计阶段,实施限额设计,对方案成本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设计既满足功能又控制成本。招标阶段,编制招标控制价和工程量清单,帮助业主挑选合适的施工方和材料供应商。施工期间,审核进度款、管理变更和索赔,有效管理成本。在运维阶段,分析运营成本,提供更新改造等服务的造价咨询。

(三)增值服务拓展

中,形成 “法律 + 造价” 的创新服务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助建设单位起草和审核合同条款,避免合同中存在的造价风险漏洞。在处理工程变更、索赔等事项时,以法律为依据,确保造价调整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当出现工程纠纷时,运用专业的造价知识和法律知识,为客户提供纠纷解决方案,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服务模式,既能提升造价咨询服务的质量,又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风险防范保障。

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人才培养

创新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模式需培养具备造价专业知识、数字化技能、法律和绿色建筑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专家。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院校应调整课程体系,强化相关领域教学,以培育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企业内部应强化培训,通过组织培训、讲座和实践项目,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吸引和保留顶尖人才。企业可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职业晋升机会和绩效奖励等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对于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有显著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以促进创新文化的形成。

(二)强化行业合作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可通过联合运营、并购等方式加强协作,实现资源互通和优势结合。大企业与小企业可携手合作,共同承担大项目,结合大企业的品牌、技术实力与小企业的灵活性和专长。不同专业领域的公司可进行战略联盟,例如造价咨询公司与律师事务所合作提供“法律+造价”服务,与绿色建筑顾问合作提供绿色建筑造价咨询,拓宽业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学术机构、研究单位和企业的交流与协作。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为企业带来最新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援助,而企业则为学术和研究机构提供实践机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推进行业核心技术研究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技术发展和行业创新。

(三)完善政策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服务标准和规范,明确全过程咨询服务、数字化服务、增值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的工作流程、质量要求和收费标准等。通过统一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开展服务模式创新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给予扶持。在税收优惠、项目招投标、资质认定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设立行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等工作。

结语

适应建筑行业变革,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成为必然走向。通过解决旧模式的问题,推动数字化、全过程咨询和增值服务等新方向的拓展,并执行强化人才培养、深化行业合作、优化政策支持等措施,该行业能够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长期发展。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演变,工程造价咨询行业需持续创新,为工程项目提供更专业、高效、全面的服务,助力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建东,王丽丽,刘晓宇.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

研究[J]. 建设工程管理,2020,40(2):1-6.2. 陈明,黄建平,张勇.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工

程建设,2019,30(12):1-5.3. 王丽,赵宇,张华.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探讨[J].

工程造价管理,2018,29(6):1-4.4. 张志刚,陈慧,李晓霞.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工程造价,2017,2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