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教学研究
范彬彬
敖汉旗龙兴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300
一、引言
在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下,施工规模持续上升,施工现场条件更加复杂,安全事故的风险相应提升。安全管理体系在预防事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效用依赖于从业者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体系的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建筑行业急需掌握全面安全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然而现有教学中内容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教学方式单调,实践环节不足,使得毕业生难以迅速胜任现场安全管理。因此,深化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高水平安全管理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教学中,教学重点多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现场案例和最新安全管理规范的结合不够充分。教材内容更新不够及时,部分内容仍沿用旧的标准和模式,未能及时跟进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新趋势和新策略。比如,针对新兴建筑施工技术引发的安全风险,教学未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难以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此外,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不强,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不紧密,导致学生难以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在教学中,常将安全管理各环节孤立对待,忽略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配合,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全面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原理。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授课多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传授方式,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这种方法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记忆也不够稳定。同时,教学手段较为单调,主要依靠教材、黑板和PPT 演示,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虚拟仿真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学生难以直观体验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实际安全管理操作,对安全管理理论的理解缺乏直观感受,从而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教学侧重于实践,学生需既理解理论,又具备操作和管理技能。但现实中,实践教学常被忽视,面临实践时间短缺、场地有限、内容与实际不符等问题。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许多学校无法提供实际的施工现场供学生实践,而仅能通过模拟实验或实习来补充。这种有限的实践方式难以使学生深入体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不利于培养他们分析和处理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因而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职场需求。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增强与实际的衔接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教导中,必须紧密联系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应将最新的国家法律、行业标准及规范融入教学,保证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应引入实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预防能力。同时,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需得到重视,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知识结构。将安全管理各环节,如策划、检查、培训、事故处理等,有机整合,清晰展示各环节间的关联和作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此外,还需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改革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授课中,应摒弃单一的传授模式,转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案例教学以实际事故案例为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则以实际项目为教学依托,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或进行风险评估。此外,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和虚拟仿真,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互动性。通过制作互动课件、展示安全管理的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学习现场环境和流程。虚拟仿真技术则提供模拟操作环境,使学生能在虚拟情境中练习安全管理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强化实践教学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一方面,要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建筑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能够进入真实的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参与到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
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务必紧密贴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这些内容不仅涵盖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流程,还包括隐患的排查、整改以及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实施,此外,还涉及事故应急处理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环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技巧和应对策略。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应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全方位、公正的评估,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和整体质量。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提高他们在面对复杂工作情境时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水平。
结语
教学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培育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才和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目前,这一教学领域面临内容与现实需求不匹配、教学手段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显著影响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成果。通过改进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操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及深化校企合作,能够显著提高教学品质,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知识、良好安全意识又具备强大实践技能的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安全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展望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安全管理体系教学必须持续变革与创新,以适应行业的新要求,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和安全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海舰. 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 建筑与装饰, 2023(4): 35-37.2. 马小林, 于朋. 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与装饰, 2022(15).3. 马海伟. 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 四川建材, 2016(6).4. 乐青亚. 基于 BIM 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 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 2020(5).5. 高旭慧. 基于作业安全分析法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A]. 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