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作用
李雪
吉林省众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00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集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为测绘工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GIS 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测绘的二维表达限制,实现对地理实体的三维建模与动态分析,提升测绘成果的综合价值。特别是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的辅助下,GIS 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1GIS 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GIS 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具有数据输入、空间存储、属性查询、空间分析和地图输出等基本功能。其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系统、方法系统和人力资源,各部分协同作用构建完整平台。在测绘工程中,GIS 不仅是数据处理工具,更是集成多源地理信息的核心平台,可将测量数据、地形图、遥感影像等统一整合,建立规范、统一、可更新的空间数据库,为工程设计、规划分析及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2GIS 在测绘工程中的关键应用
2.1 空间数据采集与整合
空间数据的精准获取与高效整合是测绘工程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GIS 技术通过与GPS 全球定位系统、RS 遥感影像采集技术的协同配合,可实现从点、线、面到三维立体的全方位地理数据获取。以山区道路勘测为例,测绘人员可通过无人机航拍实时获取复杂地貌数据,同时结合卫星影像的广覆盖优势和激光雷达点云的高精度特性,快速构建真实的地形模型。GIS 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作为数据承载平台,还负责将多源信息进行空间配准、误差分析及数据融合,使零散数据形成完整、连贯、可操作的空间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GIS 系统可根据工程需要建立多级目录和图层管理体系,实现按时间、区域、工程阶段等维度的数据检索与调用,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组织能力和工程现场的响应速度。城市更新、智慧工地、地质灾害监测等诸多应用场景中,GIS 正逐步成为空间数据集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基础保障。
2.2 空间分析与建模
GIS 的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成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在各类测绘工程中实现增值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内置的地理统计工具和分析模型,GIS 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插值、趋势预测等多种操作,使数据不仅“可视”更“可算”。在大型城市交通枢纽选址项目中,GIS 可模拟不同方案下的交通分布情况、乘客流量走向及周边环境影响,提供科学、可量化的参考依据。而在地质领域,GIS 通过与 DEM(数字高程模型)结合,进行断层分布分析、滑坡敏感区划分,甚至可以根据降雨预报进行灾前模拟预警。值得一提的是,GIS 的建模能力并不局限于地面场景,其在地下空间如管线分布、地铁隧道走向、水利设施布设等方面同样具备可视化表达能力。通过三维 GIS 平台,决策者不仅能看到“表面”的结果,还能洞察“结构”的深层逻辑。这种从二维向三维、从静态向动态的演进,正推动测绘工程从传统技术走向数字孪生的新时代。
2.3 地图制图与信息可视化
地图不仅是测绘结果的输出方式,更是空间信息传播、理解与交流的重要媒介。传统人工制图方式费时费力,且对数据更新响应较慢,难以满足快速变化场景下的应用需求。而 GIS 系统借助其强大的自动化制图能力和灵活的图层叠加机制,可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为符合用户需求的多类型地图产品。例如,在生态保护项目中,GIS 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与生态敏感区范围,快速生成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建区三类区域图,并附带图例、图注、统计表格等辅助信息,提升决策图纸的实用性和表达力。与此同时,GIS 还支持图像输出的高分辨率设置和多终端兼容,用户可将地图导出为 PDF、
JPG 等格式或直接嵌入网页中进行交互式浏览。更先进的 WebGIS 平台可实现地图的实时交互查询、图层开关、信息弹窗等功能,为测绘成果“从图纸走向平台”提供了坚实支撑。特别是在防汛抗灾、紧急调度等应用中,可视化地图能在短时间内帮助相关部门做出快速反应。
2.4 数据管理与更新
测绘数据不像一次性成果,它是一个随时间动态演变的生命体。在这个过程中,GIS 展现了其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更新机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键枢纽。不同于以往纸质图件无法修改的问题,GIS 支持对每一笔测绘成果进行版本记录、时间戳标记及更改说明,从而建立完整的数据演化路径。例如,在某一城市地下管线系统建设中,GIS 可以记录每次施工或维护的管道变更信息,通过图层叠加方式对比前后状态,便于后续规划与风险排查。此外,GIS 系统通过接入实时传感设备,能实现对交通拥堵、环境监测、气象变化等信息的自动更新,使地图系统具备动态感知能力。平台管理者可根据权限设置对数据进行审核发布,确保数据来源可信、内容规范。这种集成式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既减少了重复测量和资源浪费,也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机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基础。GIS 不再是静态的信息仓库,而是一个活跃、开放、可成长的空间数据生态系统。
3 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GIS 在测绘工程中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多维度、智能化、融合化的特征。首先,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引入,GIS 系统不再仅是静态数据的管理工具,而是逐渐具备了智能识别、模式分析、自动建模等能力。例如,在地形识别与分类中,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水体、植被等要素进行自动提取与分类,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其次,云 GIS 与移动 GIS 的普及推动了GIS 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传统的本地部署系统正在被云平台替代,实现数据的云端存储、实时更新与多终端同步应用,使工程人员在现场也能通过移动设备随时调用和上传数据,极大提升协作效率。此外,三维GIS 与时态 GIS 的深化应用也将成为重要方向,三维建模已成为基础表达形式,配合时间维度的引入,可对地理对象的演变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如城市建设进度管理、灾害演变模拟等,为决策提供更直观、更具前瞻性的参考。最后,GIS 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边界,测绘工程不再是独立运作的技术系统,而是嵌入在交通调度、生态修复、农业监测、灾害应急等综合场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的 GIS 将成为多行业智能系统的“底座”,实现跨领域数据联动与协同作业,为“数字孪生城市”“智慧国土”等新概念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现代测绘工程的重要支撑技术,已从单一的数据处理工具发展为集成化、智能化的信息平台,深刻改变了测绘工作的方式与思维模式。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与行业需求不断提升,GIS 将在测绘工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测绘从业者应不断加强 GIS 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推动测绘工程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雨,陈立,潘娜娜.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智慧中国,2023,(10):73-74.
[2] 陈 明 煌 .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在 测 绘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探 索 [J]. 房 地 产 世界,2023,(02):163-165.
[3]文省江.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0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