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杜祥艳

南京方山外国语学校 211100

第 1 章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1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为了全面了解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现状,选取了 A市七所小学内一、二年级部分教师,共 94 名教师,向他们发放问卷 94 份,最后收回问卷 91 份,其中有效问卷 91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96.81%. 。问卷从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程度、应用情况和教学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调查。

1.2 调查结果分析

1.2.1 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程度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经常使用游戏形式的教师只占 26.11% ,表明这部分教师充分认可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了多种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和类型。另外 54.07%的教师只是偶尔使用,说明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游戏化教学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一定的原因,并不经常使用游戏化教学。有19.82% 的教师选择很少使用,可能是因为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游戏化教学会影响学生发展。可见,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知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1.2.2 游戏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教师认为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这表明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巧妙地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而15.38% 的教师认为在游戏教学时应用情况没有变化,对学生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可能时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最终的教学结果并不理想,导致游戏化教学未对课堂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有 61.59% 的教师认为使用游戏化教学后课堂秩序变得较差,这表明在大部分教师眼中,游戏化教学在课堂秩序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可能是因为游戏过程中规则讲解不清晰或学生过于兴奋,从而导致课堂的正常秩序。仅有 20.88% 的教师认为使用游戏化教学后课堂秩序非常好,说明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游戏化教学,使课堂秩序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1.2.3 游戏化教学的评价情况

根据问卷数据显示, 45.89% 的教师选择教师评价, 31.94% 的教师采用同伴互评, 20.25% 的教师采用学生自评,研究表明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很少会有学生和同伴互相参与评价。而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准确反馈游戏化教学效果,不能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依据。

根据问卷数据显示, 46.15% 的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停留在“知识掌握情况”,表明在游戏化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19.78% 的教师关注在“遵守游戏规则”,表明在游戏化教学中,遵守规则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意识。其余则关注在“团队中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这表明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对知识的掌握,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获取知识,但这种方式并不全面。

第 2 章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2.1 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的认识停留在表面

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游戏化是比较认可的,但是在游戏教学设计过程中会出现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直停留在表面。同时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虽然他们知道游戏教学,但对于游戏化教学的认识并不全面,不能了解其本质。

2.2 课堂秩序较差,教学时间把控不当

在游戏化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没有充分考虑游戏的复杂性,从而出现学生沉迷以游戏中而忘记本身的数学知识,只在乎游戏,导致游戏时间变长,教师无法控制,后续教学时间变短,最终导致对教学内容理解不透彻。同时也会出现,课堂秩序混乱。在游戏时,学生们为了小组荣誉或个人表现,很容易出现情绪高涨、行为失控等情况。若此时班级缺乏明确的群体规范,就会导致学生不遵守规则,随意喊叫答案,其他学生受此影响也纷纷效仿,使得课堂秩序陷入无序状态。

2.3 评价机制不全面

研究显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同伴互评。调查发现,教学评价当前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情况较为少见。部分教师觉得,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会给教学增添负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节奏。这一观点表明,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价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未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功能。所以,以结果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无法肯定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而参与度低使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无法真实反映教学效果。而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准确反馈游戏化教学效果,不能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依据,进一步阻碍游戏化教学的推广应用。

第 3 章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游戏化教学

学校应定期举办游戏化教学专题培训,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前来授课,系统地阐释游戏化教学理论。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深入剖析怎样把数学知识巧妙融入游戏当中。通过现场模拟游戏化课堂,让教师亲自参与游戏设计与教学实践,直观地体验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流程。此外,以学校的数学教研小组为单位,定期开展以游戏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伊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案例,接着组织教师针对案例展开探讨,共同分析游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集体研讨并设计游戏化教学方案,以此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3.2 优化游戏化教学实施过程

在游戏化教学课堂中,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具备明确的规则制定、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及时的行为干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向学生明确游戏规则、行为规范以及奖惩机制。其次,教师还要提前多次演练游戏环节,精确预估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在游戏过程中设置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提醒机制,在游戏开始前设定好每个环节的时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能力,在遇到突发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充分发挥教育机智,防止出现教学秩序混乱。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充分反思自己,寻找教学中的长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便于下一次教学的良好开展。

3.3 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

为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给予全方位反馈,在知识理解与掌握层面,着重观察学生在游戏里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是否娴熟,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游戏情境以解决问题;在游戏参与状况方面,关注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以及在团队游戏中的协作表现;在思维发展维度,留意学生思考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面对困难时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程度;在情感体验维度,观察学生游戏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是否享受游戏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麟.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行动研究-以 A 校四年级为例[D].闽南师范大学.2023.32-35

[2]陈肖肖.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12-17

[3]岳肖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