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数字化评价工具的应用研究
杨琪
芦山县芦阳第二小学
一、激发写作兴趣,打破传统局限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启蒙和奠基阶段,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时代,小学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成长,对数字技术具有自然的亲近感和敏感性。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局限于纸笔,形式单调,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数字化评价工具通过多元呈现的形式,如多媒体软件和在线创作平台,借助图文、音频和视频等要素,将抽象的写作主题具象化。学生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能够对写作情境有直观的感知,从而有效激发创作兴趣。例如,在描写自然景观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化工具查找相关高清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山山水水、江河壮美的风光,积累鲜活的描写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改变了过去写作教学枯燥的现状。同时,一些数字化平台设置的积分奖励、虚拟徽章等激励机制,能让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和获得评价后获得即时的成就感,这种正向反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使写作从一项被动的任务转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优化写作指导,提升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准确高效的写作指导至关重要。数字化评价工具为写作指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利用智能批改系统能够迅速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从语法错误、词汇运用到篇章结构等方面给予全面反馈,改变了过去人工批改费时费力且反馈不全面的弊端。根据系统生成的信息,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当系统反馈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出现词汇重复现象,教师可通过课堂集中讲解和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指导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学更具精准性。此外,数字化评价工具还能对班级整体的写作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生成诸如常见错误类型分布、高频失分点等统计报告,教师依据这些数据可以调整教学计划和侧重点,避免盲目教学,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提供个性化反馈,促进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特点各不相同,传统的统一评价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评价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从多个维度生成个性化的反馈报告。报告不仅包含对学生作文的优点肯定,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详细的修改建议。学生通过阅读反馈报告,能够快速了解自己在写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和改进。这种个性化反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逐步提高写作水平,符合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而且,部分数字化工具还具备智能推荐功能,会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推送相关的写作技巧讲解、范文赏析等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精准的支持,让他们在课后也能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形成 “评价 — 学习 — 改进” 的良性循环。
四、促进写作互动,构建多元生态
写作互动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线教学平台等数字化评价工具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互动沟通的桥梁。教师可将写作任务发布到平台,学生完成作业后在线提交,教师利用平台的批注功能,针对学生作文的结构、语句、立意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浏览作文、留言评论,开展同伴互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取对自己作文的看法,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问题。教师也可借助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准确掌握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构建起多元、互动的习作教学新生态。这种互动模式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查看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进行二次修改和交流讨论,使写作评价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延伸了学习的时空,让写作学习成为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
五、助力写作能力进阶,见证成长轨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写作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及时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数字化评价工具借助其强大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能够为学生建立 “习作档案”。档案中保存了学生的习作原稿和每一次的修改稿,记录了每一次的得分和优缺点,生成作文集和成长档案。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习作历程,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写作能力上的发展变化,了解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进步与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审视和调整学习策略。这有助于学生在写作道路上不断进阶,实现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教师也能通过查阅学生的成长档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提供更丰富的依据,使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
六、赋能教师发展,提升教学素养
数字化评价工具的应用不仅对学生的写作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的习作评价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批改和分析,难以有充足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和自我提升。而数字化工具能够分担教师的部分评价工作,节省出的时间可用于深入研究写作教学规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工具生成的大量教学数据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探索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此外,许多数字化评价平台还设有教师交流社区,教师可以在其中分享教学经验、探讨评价问题、互相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专业成长氛围,推动整体习作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结
数字化评价工具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它通过激发写作兴趣、优化写作指导、提供个性化反馈、促进写作互动、助力写作能力进阶以及赋能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打破了传统习作教学的局限,构建了更加多元、互动、有效的教学生态。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性,也顺应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应用数字化评价工具的过程中,教师也需注意合理引导,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技术,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辅助作用,使其与教师的教学智慧有机融合。同时,要关注数字化评价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如对情感表达、创意构思等方面评价的不足,将人工评价与数字化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文静。数字化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语文教学通讯,2021 (15):45-47.
[3] 李明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写作教学模式创新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 (8):68-71.
[4] 张丽。智能评价工具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J]. 基础教育参考,2022 (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