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周海宏
长春市一三七中学 130000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传统英语教学偏重词汇、语法等知识传授,忽视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培养,难以适应新时代育人要求。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在核心素养落地过程中存在目标模糊、路径不清等问题,影响素养培育的实效性。因此,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对推动教学转型、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蕴含着价值引领与文化传承的育人功能,语言能力的提升伴随沟通理解能力的发展,文化意识的培育助力跨文化理解与文化自信的形成。高中英语教学通过核心素养培育,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语言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二)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核心素养导向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方向,课程标准明确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与评价依据。传统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改革要求,教学需从碎片化知识讲解转向整体性素养培育,通过重构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综合能力,这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要求
(一)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维度。语言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其他素养的基础;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自信;思维品质体现逻辑、批判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助力深度思考与问题解决;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支撑终身学习的实现。
(二)核心素养对教学的具体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树立整体育人观,教学目标需覆盖四大素养维度,避免单一知识目标;教学内容需超越教材文本,融入文化元素与思维训练素材;教学方法需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教学评价需关注素养发展过程,从知识掌握转向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考查,实现教学各环节与素养目标的精准对接。
三、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素养导向脱节
部分教师仍将知识目标作为教学核心,教案设计聚焦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缺乏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素养维度的明确规划。教学目标表述模糊,如“培养阅读能力”未具体到信息获取、推理判断等子能力,导致素养培育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有效落地。
(二)教学内容碎片化与文化缺失
教学内容围绕教材单元零散展开,缺乏主题式整合,知识呈现碎片化,难以形成素养发展的完整链条。文化教学停留在表面,多为节日习俗等浅层次介绍,缺乏对中外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对比分析,导致学生文化理解片面,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
(三)教学方法单一与思维训练不足
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语言实践与探究的机会。课堂活动多为机械操练,如句型替换、选择题训练等,缺乏开放性问题与批判性思考任务,难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思维品质的逻辑性、创新性培养不足。
(四)评价体系片面与素养导向偏离
评价仍以终结性测试为主,侧重知识记忆与应试技能,忽视对语言运用、文化理解等素养的考查。评价指标单一,以分数衡量学习成果,缺乏对学习过程、思维方式、文化态度等维度的关注,无法全面反映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难以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重构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体系
依据核心素养四大维度分解教学目标,将单元目标细化为可操作的课时目标,明确每节课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如阅读课目标可设定为“获取文本信息(语言能力)、理解文化差异(文化意识)、分析作者观点(思维品质)、运用阅读策略(学习能力)”,确保目标全面覆盖素养维度,引导教学方向。
(二)整合主题式教学内容与资源
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整合教材内容与拓展资源,构建“主题—语篇—素养”的内容体系。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群,选取具有文化内涵与思维价值的语篇,如环保议题的说明文、跨文化交际的记叙文等。补充中外文化经典素材与时代话题资源,如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内容,丰富教学内容的文化性与思想性,为素养培育提供载体。
(三)创新情境化与探究式教学方法
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如购物交流、职场面试、文化交流等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提升语言能力。采用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设计探究任务,如“跨文化礼仪对比研究”“环保主题演讲”等,引导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四)构建多元动态的素养评价体系
建立“过程 + 结果”的多元评价体系,将知识掌握、语言运用、文化理解、思维表现等纳入评价范围。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袋、小组互评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进步情况;终结性评价采用综合性任务,如主题写作、口语展示、项目报告等,考查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反馈注重针对性指导,指出素养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五、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建设
开展核心素养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素养内涵的理解与目标分解能力,掌握主题式教学设计、情境化教学实施等方法。通过教研活动研讨素养培育案例,分享实践经验,解决教学难题。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跟踪教师在素养教学方面的成长,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与教学创新,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二)优化教学资源与环境支持
开发素养导向的教学资源包,包括主题语篇、情境任务设计、评价工具等,为教师提供实践参考。创设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如英语角、文化墙、线上学习平台等,营造沉浸式语言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中外文化数据库等,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文化探究提供资源支持,助力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结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转型是落实育人目标的关键举措,要求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目标脱节、内容碎片化、方法单一等问题,制约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通过重构教学目标、整合主题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可推动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这一过程需要加强教师能力建设与资源支持,形成素养培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杜涛.核心素养理念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5,(16):65-66.
[2]梁亚.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J].中学生英语,2025,(06):127-128.
[3]张寿福.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语篇大单元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4,(3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