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及策略研究
李莉
长春市一三七中学 130000
引言
高中英语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自然接受价值熏陶,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存在意识薄弱、路径模糊等问题,导致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因此,探索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对推动学科育人、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落实学科育人使命的内在要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与思政教育目标高度契合。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堂能将语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在词汇学习、语篇分析、文化对比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统一,落实学科育人的根本使命。
(二)提升英语教学人文内涵的关键路径
高中英语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素材,思政元素的融入能深化对这些素材的价值挖掘,避免教学停留在语言形式层面。通过思政视角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主题背后的道德选择、文化传承等深层内涵,使英语教学更具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提升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内涵与类型
(一)思政元素的核心内涵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思政元素是指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球责任意识等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内核。这些元素并非独立于语言知识之外,而是蕴含在语篇主题、文化背景、人物行为等教学内容中,需要通过教学挖掘与转化发挥育人作用。
(二)思政元素的主要类型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家国情怀类,如爱国精神、文化自信等;二是道德修养类,如诚信友善、责任担当等;三是文化交流类,如跨文化理解、文明互鉴等;四是科学精神类,如创新意识、理性思维等。这些元素分布在不同主题的教材文本中,为思政融入提供丰富素材。
三、当前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融入目标模糊,缺乏系统性规划
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融入的目标认识不清,未将其纳入教学目标体系,融入过程具有随意性。教学中仅在遇到明显思政主题的文本时简单提及,缺乏对单元整体思政目标的设计,导致思政元素融入碎片化,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二)内容挖掘浅表,与语言教学脱节
对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停留在表面层次,如将环保主题文本仅解读为“保护环境”的口号,未结合语言知识分析表达逻辑与情感内涵。思政元素与词汇、语法等语言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出现“两张皮”现象,影响融入的自然性与有效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体验与互动
思政元素融入多采用教师讲授式灌输,通过课后总结或道德说教传递价值观,缺乏情境创设与活动设计。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思政元素的内化效果不佳,无法在语言实践中深化价值认知,违背英语教学“实践性”原则。
四、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重构“语言 ⋅+ 思政”双维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明确语言能力目标与思政素养目标,使两者相互支撑。语言目标聚焦词汇、语法、语篇理解等能力发展,思政目标则针对文本蕴含的价值理念,如“通过环保主题阅读,掌握议论文结构(语言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思政目标)”。通过双维目标设计,确保思政元素融入
有明确方向。
(二)深度挖掘教材与拓展资源中的思政元素
系统梳理教材文本,从主题意义、人物形象、文化背景等维度挖掘思政元素,如历史题材文本中的爱国精神、科技主题文本中的创新意识。同时拓展思政资源,补充反映中国发展成就、优秀传统文化的英文素材,如中国故事英文报道、非遗文化英文介绍等,丰富思政融入的内容载体。
(三)创新情境化与互动式融入方法
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如跨文化交流对话、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表达价值观点。在语篇教学中采用问题链引导,如针对文化主题文本设计“如何看待文化差异”“怎样传承民族文化”等问题,推动学生在思辨中深化思政认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主题项目,如“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在实践中融合语言运用与价值表达。
(四)构建多元动态的融入评价体系
建立“过程 + 结果”的多元评价体系,将思政素养发展纳入评价范围。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价值表达与文化态度,如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倾向、主题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结果性评价在单元测试中增设思政相关的开放性试题,如“结合文本谈谈对责任担当的理解”。评价反馈注重指出思政认知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持续提升。
五、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师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培训
开展思政元素融入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思政内涵的理解与目标设计能力,掌握文本思政元素挖掘、情境创设等方法。通过教研活动分享融入案例,组织集体备课研讨融入策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跟踪教师在思政教学方面的成长,为融入实践提供师资保障。
(二)优化教材与教学资源的思政整合
组织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编写思政元素融入指南,梳理各单元的思政点与融入建议,为教师提供实践参考。建设思政英语教学资源库,收录含思政元素的英文文本、音视频材料、教学设计等,按主题分类整理,实现资源共享,为思政元素融入提供内容支撑。
具体而言,可成立由课程论专家、英语学科教研员及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成的专项研发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等形式,深入剖析高中英语教材各单元文本,提炼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等思政核心要素,形成《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该指南不仅明确各单元思政融入的切入点,还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呈现具体实施路径。同时,依托学校智慧教育平台搭建思政英语教学资源库,采用"基础资源+特色资源"双轨制建设模式:基础资源涵盖经典英文文学作品、国际时事新闻、中国故事英文译介等文本;特色资源则包含教师原创微课、跨学科融合教案等。
结论
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能促进语言能力与思政素养的协同发展。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目标模糊、内容浅表、方法单一等问题,可通过重构双维目标、挖掘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等策略解决。这一过程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资源建设,推动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未来高中英语教学应进一步强化思政融入的系统性与自然性,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潜移默化提升思政素养,成长为兼具语言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李渊渊.思政元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J].中学生英语,2024,(46):117-118.
[2]苏鑫.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4,24(16):141-143.
[3]张娜.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4,(Z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