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
蔡永春
滨海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224500
一、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融合层(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层(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这一定义强调了数字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全面渗透和重构作用。
数字经济具有几个显著特征,使其有别于传统经济形态: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其重要性不亚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强烈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报酬递增特性,用户规模的增长能带来价值的指数级增长;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数字产品的复制和分发成本极低;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使得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平台化趋势明显,大型数字平台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重要中介;催生了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重塑了生产关系和消费方式。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独特运行逻辑。
二、数字经济的运行原理
1.数字技术对生产函数的影响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函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与传统的劳动、资本等要素并列,在某些领域甚至成为最关键的投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生产效率,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在信息产品生产中,数字技术使得规模报酬递增成为可能,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此外,数字技术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组,如众包模式下的劳动力重组。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改变生产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可能带来生产函数的根本性变革。
2.数字经济中的价值创造机制
数字经济中的价值创造机制呈现新的特点。数据价值化成为核心,企业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来创造价值。平台模式下,企业通过构建生态系统,与用户、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网络效应放大了价值创造,用户规模的增长能带来价值的指数级增长。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创新,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力。此外,数字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体现为无形资产的积累,如品牌、用户黏性等。这些新机制正在重塑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和竞争策略。
三、数字经济驱动经济增长
1.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通过多种途径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生产要素的精准匹配和动态调整。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了资源浪费。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线的柔性化水平。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和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此外,数字技术促进了知识和创新的快速传播与应用,加速了技术进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提升了资本和技术的边际产出,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2.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数字经济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和广阔空间。数字技术降低了创新成本,开源社区和在线协作平台使得创新资源得以广泛共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科研过程,提高了创新效率。数字孪生和虚拟仿真技术降低了创新风险,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数字平台为创新成果的快速商业化提供了渠道,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此外,数字经济催生了商业模式创新,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生态系统在数字环境中得以快速构建和优化,推动了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这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模式,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数字经济正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效率和附加值,如智能制造、精准农业等。新兴数字产业快速崛起,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技术促进了产业融合,带动了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如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服务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上升。数字经济还推动了产业链重构,使得全球价值链更加扁平化和网络化。同时,数字技术的普及提升了各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还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1.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发展。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数字孪生技术将实现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无缝对接,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农业、能源、交通等传统领域将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这种融合不仅将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还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生态的重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重塑金融格局
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将重塑未来的金融格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推出将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改变传统的货币流通方式。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发展,为金融服务提供新的范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开放银行和金融科技的融合将带来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跨境支付和国际结算将因数字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监管科技( RegTech )的发展将帮助应对数字金融带来的新挑战,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创新将深刻影响金融市场结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国际金融体系。
3.数字贸易和全球价值链重构
数字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推动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跨境电商、在线服务等数字贸易模式将快速发展,降低国际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贸易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降低贸易风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数字服务贸易占比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贸易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平台将重塑全球价值链,使其更加扁平化和网络化。同时,数据流动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焦点,数据主权和数字规则的制定将影响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格局。
4.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数字技术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智能电网、建筑能效管理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精准扶贫、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化应用将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数字鸿沟。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将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数字技术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资源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薇、卫珂卉《数字经济助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 年第 1 期,52-61 页。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 年)》2024 年 8 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