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错题分析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

作者

熊双霞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小学 432825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作业错题作为反映学习问题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其分析,教师可深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思维误区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而分层作业设计这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配作业的教学手段,若将错题分析与之相结合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便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提高作业有效性及教学质量。

二、错题分析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关系

(一)错题分析的作用

其能助力教师对学生于知识理解、运算能力、解题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予以准确诊断,就像在人教版数学计算教学当中,通过对学生错题展开分析,便可发觉部分学生存在诸如对运算顺序掌握不牢,以及在分数计算时对通分、约分规则运用不熟练等情况,进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二)分层作业的意义

分层作业设计依照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潜力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并设计与之适配的作业,能够规避“一刀切”作业致使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使得每个学生都可在现有水平上获得提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二者结合的优势

把错题分析应用在分层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可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错题特点来精准设计作业内容,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针对性强的基础巩固类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提升类作业,以此达成因材施教,提升作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特点分析

(一)知识编排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领域,在计算教学上从低年级整数运算逐步过渡到高年级小数、分数运算,且应用题教学中情境设置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为分层作业设计提供丰富素材。

(二)习题设置特点

其层次分明,有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等,其中基础练习侧重巩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注重知识综合运用,拓展练习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些不同层次习题可为分层作业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四、基于错题分析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收集整理错题,分析错误成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个人错题本并要求将作业、测试中错题及时记录(包括题目内容、错误答案、正确答案以及错误原因分析),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学习中,学生小明计算“ ⋅125×32,. 7时错误拆分 32 为 *30+ 23 ”后只算 125×30 ”漏乘 2,其在错题本详细记录错误过程且分析出因对乘法分配律运用不熟练致错;教师定期对学生错题按知识点、错误类型等维度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如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错题分为计算错误类如通分错误、概念理解错误类、审题错误类等),通过对分类后的错题深入分析来找出学生错误根本原因,除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粗心等常见原因外,还存在思维方式问题、学习习惯不良等因素,像部分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出错是因缺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能力而无法正确列出算式。

(二)划分学生层次,确定作业目标

根据学生诸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其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这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层学生一般有着基础知识薄弱、计算错误率较高以及对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提高层学生虽具备一定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但在知识综合运用和解题技巧方面尚有待提高,拓展层学生则学习能力较强、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且有较强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能独立解决较复杂数学问题。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作业设计中,基础层学生作业目标是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并理解面积单位换算,提高层学生作业目标是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如计算房间地面铺砖数量等实际问题,拓展层学生作业目标是能探究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解决与面积相关拓展性问题。

(三)依据错题与层次,设计分层作业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为主且针对学生错题中反映出的基础知识薄弱环节进行设计的基础层作业,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后,依据基础层学生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存在的计算错误,设计诸如计算 36+2754-18 ”等直接计算题目以及“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 15= 32∘∘47 - ( ) ε=23ε 等填空题,以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基础练习基础上增加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性的提高层作业,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后,针对提高层学生在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存在的分析问题和列式困难的情况,设计像“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120 本,是科技书数量的3/4 ,科技书有多少本?”以及“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2/5 ,还剩180 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等应用题,要求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并解答,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四)实施分层作业,及时反馈改进

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布置相应作业且作业布置时予以针对性指导,针对基础层学生强调作业规范性及认真审题重要性,对于提高层学生引导其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对拓展层学生鼓励大胆创新并尝试不同解题思路,同时利用课堂时间讲解、示范部分作业以助学生更好完成作业。教师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详细记录作业情况,诸如正确情况、错误类型、错误人数等,通过批改与分析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作业目标达成情况,比如批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作业后,发现基础层学生解“3x+5=17 ”方程时部分学生存在移项错误,这表明学生对等式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及时把作业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针对学生错误详细讲解、指导,共性问题于课堂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同时依据作业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教学策略与作业设计,若发现某知识点学生错误率高则增加相关练习,若某类作业学生完成效果好则适当提高作业难度,以此不断优化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效果。

五、结论

基于错题分析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充分发挥错题教学价值,让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里,通过收集整理错题、划分学生层次、设计分层作业及实施反馈改进等一系列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些情形下,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完善此教学方法以促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林虎.减负增效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5,(05):72-75.

[2]苗艳利,杨舒翔.数据赋能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5,(02):18-19.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5.02.048.

[3]廖秋金.立足“双减”探究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华夏教 师,2024,(27):38-40.DOI:10.16704/j.cnki.hxjs.2024.2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