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策略

作者

王宝 陈美玲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一中学校 037200

引言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着从“ 知识本位” 向“ 素养本位” 的深刻转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便是确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高中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并非孤立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形成的、能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一、 高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

1.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差异。而项目化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项目任务。例如,对于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建模项目,让他们在深入探究中提升数学建模能力;对于逻辑思维较强但计算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侧重于逻辑推理的项目,帮助他们发挥优势的同时弥补不足。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项目中得到充分发展。

2.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往往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项目化教学通过设置真实情境下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函数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市场销售利润最大化的项目,学生需要收集市场数据、建立函数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最终得出最佳销售方案。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核心素养与项目化学习的内在关联

1. 目标一致性

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等。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其目标也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来分析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2. 过程互补性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和体验。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观察、分析、假设、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这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相互补充。例如,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来求解模型,这一过程与项目化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一致的。

3. 能力迁移性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注重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场景,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当学生在项目中掌握了某种数学方法后,能够将其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中,从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拓展。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策略构建

1.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要依据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结合项目化学习的特点,为每个项目设定清晰、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涵盖知识与技能层面,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进行“ 城市交通流量的数学建模” 项目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精心设计项目内容

项目内容的设计要紧密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选取具有现实意义和趣味性的主题。可以从生活实际、科学研究、社会热点等方面挖掘项目素材,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例如,在“ 投资理财中的数学问题” 项目中,让学生通过研究不同的投资方式和风险评估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投资方案的设计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3.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 校园建筑的优化设计” 项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然后共同讨论设计方案,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 多元化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项目成果,还要注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合理。例如,在“ 数学文化的探究与展示” 项目中,除了对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外,还可以评价学生在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展示讲解等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学生全面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持续改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学评价等方式,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可以在后续的项目设计中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关注数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策略始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四、结论

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赋予高中数学教育的神圣使命。而项目化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实现这一使命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实践模式。本研究系统论述了数学核心素养与项目化学习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并据此从项目设计、过程实施、学习评价和教师角色四个层面,构建了一套旨在促进核心素养生成的高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明选,都书文,彭修香. 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 [J]. 电化教育研究, 2023, 44 (03): .

[2]都书文. 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D]. 江南大学, 2022.

[3]楼萍萍. 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课堂组织与分析 [J]. 高考, 2022,(01):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