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优化路径研究
覃璠
航天(成都)卫星发射保障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100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承担着人才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重要职能,其职能的优化对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优化路径,通过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人力资源部门职能概述
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能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
2.2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现状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履行呈现明显差异。招聘上,部分企业用多元渠道和科学选拔引才,另一些则渠道单一、标准模糊;培训方面,有的提供多样课程并重视发展,有的内容脱离实际、评估不科学;绩效管理中,部分企业制度完善、评价公正,有的指标不合理、过程不规范;薪酬福利上,一些企业政策合理能激励员工,另一些缺乏竞争力、福利单一;员工关系里,有的注重沟通、氛围良好,有的沟通不畅、纠纷处理不当。这种差距核心在于管理是否系统化、是否贴合企业实际,需针对性优化短板。
2.3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存在的问题
2.3.1 战略定位不明确
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与企业战略的紧密结合,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方向性和前瞻性。人力资源部门往往只是被动地执行企业的各项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能主动地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持和建议。
2.3.2 职能履行不到位
在招聘与选拔环节,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岗位需求分析不够深入,招聘渠道选择不合理,导致招聘效果不佳;在培训与开发方面,培训计划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在绩效管理方面,绩效指标设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绩效评价过程存在主观偏见,导致绩效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福利项目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沟通机制不健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和离职。
2.3.3 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导致人力资源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需要。
2.3.4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履行效果。目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了解不够,不能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此外,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责任心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优化路径
3.1 明确战略定位,加强与企业战略的融合
人力资源部门需从传统事务性职能转向战略支持角色,具体路径包括:战略解码与目标对齐,参与企业战略制定会议,增强人力资源在战略实现中的关键作用
将企业战略分解为人力资源目标,例如:若企业战略为“市场扩张”,则需制定人才引进计划、跨文化管理方案等。
建立季度战略复盘制度,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人力资源策略。例如,数字化转型中需提前布局数据分析人才梯队。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关键指标,生成可视化报告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3.2 优化核心职能模块,提升专业化水平
针对招聘、培训、绩效等模块的痛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除传统招聘网站外,引入AI 招聘平台进行简历智能筛选,并利用社交媒体挖掘被动候选人。选拔科学化:采用情景模拟测试、心理测评等工具,结合岗位胜任力模型提升选拔准确性。通过360 度评估、绩效差距分析确定培训需求,避免“一刀切”式培训。设计分层级课程体系,并引入微课、直播等灵活形式。
3.3 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人员素质
跨部门协作实践轮岗制度:安排主要负责人参与业务部门项目,深化对业务的理解。加强信息化学习,数字化技能提升,适应智能化管理需求。
四、实施保障措施
4.1 高层支持与组织保障
企业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变革领导小组,明确人力资源优化战略的优先级,确保资源投入与战略目标一致。例如,通过定期召开战略联席会议,将人力资源规划纳入企业整体战略审议流程。
4.2 试点先行与分阶段推进
选择1-2 个业务单元进行新流程/系统试点,验证效果后逐步推广。
4.3 资源投入与技术支撑
信息化建设: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招聘、薪酬等模块,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设立专项预算用于系统采购、员工培训及外部咨询支持。
【参考文献】
[1]]彭剑锋.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 版)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战略定位中的应用[J]. 复旦学报(管理科学版), 2023, 45(2): 123-135.
[2]]陈春花, 赵曙明.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 管理世界, 2022, 38(5): 45-58.
[3]]张丽华, 王海峰. 员工体验驱动的组织绩效提升机制研究[J]. 心理学报, 2023, 55(3): 112-125.
[4]]SAP.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实施指南[R]. 德国: SAP S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