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作者

张强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三小学 贵州铜仁 565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已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其融入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刻认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主动提升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精心挖掘教材与生活里的数学文化元素,并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数学文化自然融入课堂。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数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分类思想、对应思想、转化思想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这些思想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介绍中国古代的“七巧板”,让学生通过拼摆七巧板,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此外,数学文化与人文艺术、历史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教材绝非仅仅是数学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宛如一座等待教师与学生共同挖掘的宝藏。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素养,认真研读教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蕴含数学文化的细节,深入挖掘其中的宝贵内容,并将其巧妙且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众多单元精心设置的“你知道吗”栏目,无疑是一座数学文化的知识宝库。这里介绍了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数学方法的演变历程以及有趣的数学趣闻等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栏目,不能仅仅将其作为课堂的点缀,而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如在学习古代计算工具时,通过这个栏目让学生了解算筹、算盘的发明与发展,感受古人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使他们明白数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巧妙运用,像北京天坛的圆形建筑,以及生活器具里圆形的碗、盘子等入手,介绍圆所蕴含的对称美、和谐美。让学生深刻感受圆不仅具有独特的几何性质,更在生活和艺术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实用性与美感。

(二)利用数学史故事激发兴趣

数学史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数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部生动的纪录片,能够鲜活且直观地展现数学漫长而精彩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家们在探索真理道路上所闪耀出的非凡智慧光芒。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广阔天地中,教师恰似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讲述数学史故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以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为例,当学生面对这一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若适时引入古代数学家解决该问题的精妙方法,如“抬脚法”“假设法”等,会瞬间为学生打开一扇全新的思维之窗。学生们会惊叹于古人在没有现代先进数学工具的情况下,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巧妙地化解难题。这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更能深切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数学的敬畏与热爱。再如,在教学“斐波那契数列”时,教师讲述斐波那契发现这个数列的有趣故事,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数列背后隐藏的规律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他们学会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宛如一座蕴藏无尽的宝藏,为数学文化的融入课堂提供了极为丰富且多元的资源,以及无比便捷高效的手段。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数学文化以鲜活灵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视野。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强大工具,精心挑选并展示数学文化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这些资料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学生探索数学文化奥秘的大门,让数学文化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一抽象且富有变化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精心制作的动画,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过程动态地演示出来。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图形世界中,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从而深入理解其变化规律,大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这一巨大的知识宝库,搜索数学文化相关的资料。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拓宽学习的渠道,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可以在网上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对数学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开展数学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和教师肩负着培育学生数学素养、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使命,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主题活动,无疑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像数学文化节、数学竞赛、数学手抄报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能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我与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真切感受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数学文化节为例,这一盛会宛如一场数学文化的饕餮盛宴。其中设置的数学史展览,犹如一部生动的数学发展史书,学生们漫步其中,能直观地看到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与发展,了解古代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和智慧结晶,从而对数学的历史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数学游戏体验区则充满了趣味性与挑战性,通过玩数学游戏,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数学魔术表演更是将神秘与数学巧妙融合,激发学生对数学原理的强烈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背后的数学奥秘。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也至关重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数学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数学与音乐的关系”等有趣且有价值的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深入挖掘数学文化的内涵,还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教师要充分认识数学文化的重要价值,积极探索有效的融入途径,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素材,利用数学史故事激发兴趣,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开展数学文化主题活动,让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向阳.浅析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及实践路径[J].新教育,2025,(14):48-50.

[2]霍利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5,(18):174-176.

[3]孙娜.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与价值探究[J].考试周刊,2025,(2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