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有效性
黄力晗
泸溪县武溪小学 416100
探讨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助力”,从“泛泛而谈”转为“精准施策”,成为语文教育界紧迫的课题。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和品质,还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鉴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和教研中的问题,探讨提高教研有效性的途径和策略,旨在为构建“教学有目标、教研见成效”的语文教育生态系统提供借鉴。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有效性的意义
对于教师,有效的教学教研能够破除“经验主义”的教学模式——通过集中探讨识字、阅读、写作等课堂教学问题,教师能够将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和“素养导向”理念融入实际教学策略,通过集体探讨拓展教学视野,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研究型教育工作者,从而提升职业归属感和专业自信。
对学生而言,优质的教学教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研究成果精准应用于课堂——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性设计的识字活动、能够更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作文评价方法,学生将在更加高效和吸引人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语文水平,并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为长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效的教学教研是连接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之间的纽带。它能够及时满足“双减”“幼小衔接”等政策要求,通过整合教师团队的智慧,创建可复制的教学方案,推动地区内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更为关键的是,这种“以研究推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研究”的良性互动,能够确保语文教育始终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真正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有效性
(一)聚焦教材深挖,让教研内容贴合教学实际
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材内部的单元结构、课文内容以及课后作业均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为了提升教学教研的效果,老师必须将教材作为研究的中心,防止出现脱离教材的空洞讨论。例如,教学教研可以围绕“如何利用课文实例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技巧”这一实际问题进行。首先,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花钟》、《蜜蜂》等课文中的观察角度(例如时间序列、细腻描写),随后结合单元写作要求,制定出“课文段落仿写—日常生活观察记录—作文互评”这一逐步深入的教学计划。此外,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古诗、寓言故事)开展专项教学教研。例如,教研团队可以一起分析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探讨“如何通过角色扮演、关键词句解读等方法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门槛”,并设计出能在课堂上直接应用的互动环节。这种以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教研,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知道“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有效防止教研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断裂,确保教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主动性
常规的教学教研模式,即单人讲述多人聆听的方式,往往造成参与度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考虑到教材的特定应用情况,老师可以创新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或以任务为驱动的互动式教学教研方法。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汉字教学教研活动中,可以提出“如何高效教授生字表中的合体字”的问题,并让教师们以小组形式领取特定的汉字(例如“休”“河”),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识字提示,构思“汉字原理讲解 + 情景互动游戏”的教学计划。通过现场教学演示和相互评价,不断完善,形成最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地老师可以基于教材的单元主题,实施跨年级的教学教研联动。例如,围绕“自然之美”这一主题,组织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教师共同探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一年级的《秋天》、四年级的《走月亮》等),分析不同年级阶段的教学目标及其层次,研究“如何在低年级阶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以及在中高年级阶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并构建涵盖各个年级阶段的教学连贯性方案。这种注重教材的互动式教学教研,能够促使教师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形成更符合教材教学需求的实践性智慧。
(三)建立成果转化机制,让教研落地课堂
教学教研的核心宗旨在于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构建起“研究—应用—反馈—改进”的闭环系统。针对教材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教学工具。比如,在阅读教学教研之后,可以制作“各类文体阅读指导手册”(例如,记叙文注重要素把握,说明文关注说明技巧),供教师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而在写作教学教研后,可以开发“单元写作评价标准”(例如,对学生看图写话,从‘画面元素完整性’和‘语言流畅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使评价标准更为明确。此外,可以围绕教材进行“小课题研究”式的教研活动。举例来说,针对“课后习题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中选取子课题进行研究(如“如何将朗读练习融入课堂互动”),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尝试,记录效果,在下次教研时交流调整方案。比如,将《普罗米修斯》课文中的“角色朗读”练习扩展为“剧本改编与表演”,通过教研反馈来优化角色分配、语气指导等细节。这样的“实践—研究—再实践”模式,能够使教研成果更加贴近教学实际,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感受到成就,还能使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中增强语文技能、培养文学修养,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形成“以研究推动教学,以教学滋养研究”的积极互动。展望未来,随着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教学条件的改变,小学语文的教学教研仍需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不断在实践中深入钻研、灵活调整,确保教研的实际效果深入课堂,惠及所有师生。
参考文献
[1]韩玉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有效性[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 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八).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实验小学;,2023:296-300.
[2]江怡婷.深度教研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转化应用探索[J].现代教学,2025,(Z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