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思雯

昆山开发区夏驾河小学

引言

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与写作兴趣培养的启蒙时期,看图写话作为该阶段写作教学的核心形式,通过借助直观的图片素材,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引导学生从 “ 说” 向 “ 写” 过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看图写话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普遍存在观察不细致、语言表达不完整、思维局限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看图写话能力。开展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不仅能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看图写话的技巧,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推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作教学的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固化

部分教师在看图写话教学中,仍采用 “ 教师讲解 — 学生模仿 — 机械练习” 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教师往往直接告知学生图片内容的观察顺序与写作要点,忽视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与独立思考,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形成自主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未能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二)学生观察能力培养不足

观察是看图写话的基础,只有通过细致观察,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图片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等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未系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如按顺序观察、抓住重点观察等,导致学生观察时往往杂乱无章,仅能看到图片表面信息,无法深入挖掘图片中的细节与隐含内容。同时,教师缺乏对学生观察过程的有效引导与反馈,难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观察中的问题,影响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语言表达与思维局限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受自身认知水平与语言储备的限制,在看图写话中易出现语言表达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词汇匮乏等问题。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强调写作规范,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限制过多,导致学生思维受到束缚,写出的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教师对学生写话内容的评价多侧重语言形式,忽视对学生思维与情感表达的关注,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核心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看图写话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需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看图写话兴趣。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将图片内容改编成小故事、播放与图片相关的动画片段等,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氛围,产生探索图片内容的欲望;还可引入游戏化教学方式,如开展 “ 看图猜故事” “ 图片接龙” 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主动观察图片、交流想法,逐渐消除对写话的畏惧心理,增强写作信心。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是提升看图写话能力的关键,教师需结合图片特点,系统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技巧。首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等,帮助学生理清观察思路,避免观察混乱;其次,指导学生抓住图片重点观察,如关注图片中的主要人物、关键动作、特殊场景等,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核心内容;最后,鼓励学生挖掘图片细节与隐含信息,如人物的表情、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图片场景中的时间、天气等,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联想,丰富观察内容。在观察过程

中,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 “ 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他在想什么?” 等,帮助学生深入观察与思考。

(三)搭建写话支架助力表达

针对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搭建多样化的写话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表达能力。首先,提供句式支架,根据图片内容设计简单的句式,如 “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 什么时候,谁看到了什么”等,引导学生根据句式组织语言,降低写话难度;其次,提供词汇支架,围绕图片主题积累相关词汇,如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汇、描写场景的词汇等,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储备,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最后,提供思路支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图片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要素,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确保写话内容完整、有条理。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实施保障措施

(一)优化教学资源选择与设计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提升看图写话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需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精心选择与设计图片素材。图片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校园生活、家庭场景、自然景象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图片画面应简洁清晰、主题明确,避免信息过于复杂,增加学生观察与理解的难度;同时,可适当选择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图片,如包含情节冲突、留有想象空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欲望。

(二)加强家校协同配合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家校协同配合能为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可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渠道,向家长介绍看图写话教学的重要性与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看图写话活动,如与孩子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场景、阅读绘本图片并交流感受,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为看图写话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与指导,教师需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兼顾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不仅关注学生写话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还关注学生观察的细致程度、语言的生动性、思维的创新性及写作的积极性;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增强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评价语言应注重激励性与指导性,避免使用否定性、批评性语言,而是通过具体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写作动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起点,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当前,看图写话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指导科学观察方法、搭建写话支架等核心策略加以解决,同时借助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家校协同、完善评价体系等保障措施,确保教学策略有效落地。

参考文献

[1]杨静.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J]. 语文天地, 2024, 31 (09):94-96.

[2]董方.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25): 34-36.

[3]刘恒瑞.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探讨[J]. 文科爱好者, 2023,(06):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