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梁预制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项目的应用

作者

李显

中住建设(苏州)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道路桥梁项目中,该技术通过在预制场地按设计方案制作T型梁,再运输至现场安装,有效缩短了建设工期。本文从制梁台座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等方面,针对T梁预制施工关键技术开展分析,以期通过论述能为同类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T梁预制施工技术;道路桥梁项目;制梁台座;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张拉与压浆

引言:T梁预制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满足桥梁工程建设和运营需求。该技术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预先制作T型梁,将其运输到作业现场进行安装,缩短项目建设工期,提高施工质量。本文深入分析T梁预制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的作用,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希望提高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水平,为今后道路桥梁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1.T梁预制施工技术

T梁预制施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在预制场地内按设计方案制作T梁梁体,再将其运输到作业现场安装。T型梁的横截面为T型,两侧挑出部分为翼缘,柱间为梁肋,其结构形式新颖,能够节约混凝土材料,而且减轻自重,跨越能力强,在多种条件下都能满足施工需求。

2.T梁预制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项目的应用要点

2.1制梁台座工程

T梁预制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制梁台座的制作尤为重要,先进行地面硬化以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合格。地面硬化时先铺设碎石垫层结构,厚度20cm,再铺设C15混凝土结构,厚度为12~15cm,确保现场具备平整性、排水通畅性,防止积水影响梁体结构质量。制梁台座生产时根据T梁形状、尺寸确定台面尺寸,一般宽度超过T梁底宽,长度则根据梁长度适当增加,确保其有足够的支撑面。同时,制梁台座两侧预留边模对拉孔和移梁钢丝绳槽,确保模板安装、梁体移动顺利进行。台座顶面和两侧打磨平整、光滑,确保侧模安装时精度合格,梁体具备平整性,保证其平整度偏差在2mm以下。此外,台座安装结束后进行承载力检测,保证其能够承受桥梁重载和施工荷载,一般选择C20及以上混凝土等级制作。制梁台座施工时做好棱角位置保护工作,避免损坏影响梁体施工质量。

2.2钢筋工程的施工

预制技术应用时先进行钢筋下料与加工,执行设计方案绘制钢筋大样图,确定下料长度,使其尺寸精度合格。钢筋加工时以数控钢筋切断机作为主要设备,采取批量下料的方式使其精度达标,误差在±5mm下。钢筋加工时应用数控弯曲机进行弯曲,辅助使用机械弯曲方式,确保其弯曲角度、形状符合设计方案。同时,根据技术方案进行钢筋绑扎以及安装。钢筋绑扎的过程中按照如下顺序施工:底板钢筋→腹板钢筋→横隔板及预应力孔道钢筋绑扎、焊接→顶板钢筋。底板、腹板钢筋绑扎时在台座上成型,并使用龙门吊将其吊入到制梁台座。按照要求进行预埋件的安装作业,钢筋绑扎阶段加强位置检测,保证其间距均匀、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标准。通常来说,保护层厚度30mm以上,垫层则每平方米设置4个以上。钢筋安装作业极为关键,做好预应力孔道的定位以及固定作业,确保钢筋安装效果合格。预应力孔道选用橡胶管或者波纹管施工,安装位置精度达标,接头位置具备牢固性,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不会发生移位现象。橡胶管、波纹管的接头连接位置使用胶带或专用接头的方式密封处理,避免浇筑作业阶段引发混凝土漏浆影响施工效果。

2.3模板工程

T梁预制模板施工阶段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并加强质量控制,目前主要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性钢材制作,其厚度在5mm以上,确保模板材料的强度、刚度、耐久性合格。T梁施工时模板加工制造极为关键,根据尺寸、形状等精准确定,达到拼接紧密性效果,没有缝隙引发漏浆问题。模板安装前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没有油污、锈蚀等并涂抹脱模剂,使得脱模作业顺利完成。模板安装先进行底模安装,保证其具备平整度、稳固性,平面度误差在2mm以内。侧模安装保持垂直度,并和底模紧密贴合,使用拉杆、斜撑等方式加固,确保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移位等情况。端模安装应和侧模、底模紧密连接,垂直度、水平度偏差在1mm以下。模板安装结束后加强检测,平整度、垂直度、严密性合格,连接具备牢固性再开展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

2.4混凝土施工

T梁预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加强混凝土生产制作,保证其强度、工作性能合格。混凝土按照设计方案配比,强度等级在C40以上,塌落度180±20mm以内。混凝土搅拌制作极为关键,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2min以上,达到混合均匀、无离析、无泌水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再次检测模板质量,使其无杂物、无积水、模板缝隙良好。混凝土浇筑以分层方式为主,单层厚度30cm左右,采用插入振捣器方式施工,振捣时间合格,确保混凝土密实度达标,没有空洞、气泡等问题。通常来说,每次振捣时间为20~30s。混凝土浇筑作业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避免过快、过慢给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浇筑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结构抹面以及收浆工作,使其表面达到平整、光滑的效果,没有裂缝、气泡等影响混凝土强度性能。混凝土施工后及时养护处理,确保其强度符合技术标准。此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75%后即可进行模板拆除和梁体移动。

2.5张拉与压浆

T梁预制完成后,检测强度超过设计标准90%,并且龄期在7天以后即可开展钢绞线张拉作业。张拉开始前检测钢绞线的外观质量和性能,检测合格后再开展张拉作业。张拉施工中采用智能张拉系统辅助进行,结合钢绞线直径、锚下控制力计算张拉吨位,并且确定张拉顺序。在锚下控制力设计过程中按照con=0.75fpk,其中fpk为钢绞线的标准强度。而张拉顺序则按工艺方案要求进行,采用两侧同时、对称张拉施工方式。张拉阶段加强钢绞线防护处理,并保证断丝、滑丝发生率不超过1%。张拉结束后检测伸长量参数,和理论伸长量对比,其偏差在±6%以内。

压浆施工应在张拉锚固结束后且检验合格再进行压浆施工。压浆施工开始前先进行管道内部清洗,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并且使用含有生石灰或氢氧化钙的澄清水溶液冲洗管道,出口位置有清水排出即为合格。压浆阶段采用智能真空循环压降系统辅助进行,使用专用压浆材料,其压力为0.5~0.7MPa,超长孔道则压力控制在1MPa以内。压浆保持缓慢、均匀进行,禁止中断,直到另外一侧流出浓浆后为止,并且压力保持0.5MPa以上,维持3~5min。压浆结束后检测孔道压浆密实度,如果密实度不合格则继续压浆施工。压浆阶段温度设定在32℃以下,且压浆后48h内混凝土温度在5℃以上,否则需采取保温措施。

3.结束语

总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采用T梁预制施工技术对道路桥梁施工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 T梁预制采用工厂化预制方式,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使得结构尺寸精度合格,提高T梁预制水平,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此外,T梁预制采用批量化生产方式,优化施工流程,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降低成本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桥梁建设效果合格。然而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来说,由于项目规模与建设位置不同,采用该技术时需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并且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控制工作,如此方能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稳定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龙杰.浅论某公路桥梁工程项目T梁预制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2,(16):149-152.

[2]李远星.20m简支T梁预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6):192-194.

[3]石松宏.T梁预制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项目的运用[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5(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