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作者

李欢

重庆市城口县任河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家庭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影响。因此,本文就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路径与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从创设趣味活动、立足实际生活、巧借评价引导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旨在通过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数学文化,对学生形成持久性的、多维度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家庭教育;路径与策略

数学文化,从狭义上来讲,是指蕴含着丰富数学知识的传统文化;比如,“鸡兔同笼”的文言文、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等等;但是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用数学的标准和尺度改变人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从整体来讲,可以将数学文化分为两个大类:其一是数学在历史方面的文化,即数学知识的起源、演变过程、相关数学家的故事等等;其二是以数学化人和人的数学化。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解读,结合教育实践,探索的如何将数学文化与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

一、创设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一)利用故事阅读,感知数学魅力

在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时,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故事,促进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进而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1]

例如,在学生预习小数相关知识时,家长就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数学的神奇。比如,家长可以为学生展示《武林外传》中辛普森想要通过诈骗迎娶祝无双的片段:辛普森想要迎娶祝无双,于是准备了丰厚的聘礼,并罗列了聘礼单子;但后来祝无双拒绝之后,辛普森就将这些聘礼打开,称其将其中宝贵的玉石宝器等都换成了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解决这次危机,吕秀才将辛普森的聘礼单子进行了修改——在阿拉伯数字的第一位数后面加上一个小数点,于是这些数字瞬间从大数变成了小数。学生在阅读这段故事的时候,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小数点的意义,甚至还主动拓展延伸,了解现在的会计记账是否确实是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一起进行记账。家长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强化了数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设计游戏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家长在将数学文化与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时,还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情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游戏情境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规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吸收数学文化。[3]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与倍数相关的知识时,家长就可以设计“数7”的游戏:几个人坐在一起随机从一个数开始往下数,一个人接一个人,一个数接一个人,但是当出现含有“7”的数字,或者本身是“7”的倍数时,需要跳过;如果说出了这个数字,就要被淘汰,同时接受惩罚,喝一杯白开水;直到场上剩最后一个人没有出现错误时,游戏结束。当然,在探究与倍数相关的知识时,家长也可以将“7”随机换成其他数字,比如“3”“5”等。这一游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倍数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化了对倍数知识的认知。教师通过设计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也有效促进了数学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二、立足实际生活,锻炼实践能力

(一)创设求助情境,激发应用意识

家长在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时,可以通过创设求助情境,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即家长通过向学生求助,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

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与长度相关的知识时,家长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求助情境:餐桌上的桌布感觉已经老旧了,想要从网络上买一块新的桌布;家长就可以向学生求助——等下一次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吧,因为软尺需要两边都有人拉才可以绷直,但这个桌子太长了,自己的胳膊无法从桌子的一端抻到桌子的另外一端,就需要学生将软尺抻直,并读取上面的数字。家长向学生求助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应用在数学中学习的长度相关的知识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这其实就是数学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的具体表现。家长通过创设求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惯应用数学知识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就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结合生活场景,创设数学主题

在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时,家长也可以结合生活场景进行数学主题的创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式更具有随机性,即家长随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因素,创设主题, 开展数学知识的探究。[5]

例如,家长在进行购物时,就可以创设小数除法计算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家里没有香皂了,在买香皂的时候,服务员过来进行了推销,A牌子的香皂最近在搞活动,9.9元3块;B品牌的香皂最近也在搞活动,12.5元5块;家长的目的就是“选便宜”的,让学生赶紧算一算哪个更合适。这种生活化的场景很自然地就使学生应用了数学知识,强化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认真观察可以发现,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场景有很多,甚至有些场景还会将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像购物中的举例,虽然主题是小数除法,但也涉及到了小数大小比较相关的知识。在这样丰富的生活化场景中,学生就可以得到持续的、全面的锻炼。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实现了数学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提出了利用故事阅读、开展知识竞赛、设计游戏情境、结合生活场景、生成精准评价和巧借自我反思的策略。将数学文化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在一起,助力了“数学家风”的形成,可以使学生时刻受到熏陶,不但从不同的维度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这对学生的长效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家长要重视数学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数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探索数学文化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研究[A].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23:4.

[2]杨伟.将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J].新校园,2022,(12):76-77.

[3]王建宾.浅谈小学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1,(2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