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班主任如何识别与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

作者

张立伟

兴宁市宁中中学 广东梅州 514500

摘要: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引航者,识别与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更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班主任如何通过密切观察学生言行表现,广泛借助多方反馈来精准识别危机信号以及如何借助谈心谈话、整合家校资源等策略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困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识别;干预;学生;心理危机

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敏感且充满困惑。随着学习任务加重、社交圈子扩大,他们遭遇的问题也日益复杂。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危机可能中断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对家庭和学校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高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情况较为熟悉,因此探索高中班主任识别与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班主任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一)密切观察言行表现

持久性情绪低落可能是心灵长时间受到抑制而不能有效地释放负面情绪所致;突发性行为异常也许就是企图掩饰内心苦痛的一种失控反映;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则说明心理困境已经严重阻碍他们正常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监护者,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在学生日常考勤,课堂投入度以及和同伴互动频率几个维度上做深度观察,不要漏掉任何细微的行为变化线索,这样当危机刚刚出现时,就会被及时察觉【1】。甚至可以通过学生作文、日记等书面语言来发现学生隐含的心理危机。

(二)广泛借助多方反馈

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同学、家长和社团等多方力量,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最为熟悉。班主任可以通过与班干部或和目标学生关系密切的同学沟通,获取学生在班级中的一手信息。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了如指掌。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沟通学生在家中的情况,能为识别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关键线索。同时,高中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客家山歌社团等。这些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班主任了解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班主任可通过社团老师和成员,了解学生在社团中的表现,从而为精准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端倪提供凭借。

二、高中班主任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策略

(一)开展谈心谈话,有效干预心理困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面对学业重负,社交难题和自我认知成长的诸多挑战,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班主任通过制定方案,运用策略性的方法和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获得有关学生心理状态方面有价值的信息。此等沟通并不是浅尝辄止地一问一答,而是一个深层互动的过程【2】。通过谈心谈话,能够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二)整合家校资源,共同守护心理防线

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协调学校心理教师、家长和班级同学等多方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心理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守护者。对于心理危机较为严重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心理教师,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并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咨询进展,共同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确保干预工作的有效性。

家长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心理状态,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例如,对于因家庭关系紧张而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改善家庭氛围,促进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梅州,家长对教育高度重视,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利用家庭文化中团结互助、尊重长辈等优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集体,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互助活动,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让面临心理危机的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比如,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心理危机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关心和陪伴。同时,可以结合梅州团结互助的地域文化,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释放压力、表达情感的平台,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调整认知结构,正确应对心理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温暖的集体中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工作中责任重大。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广泛的多方反馈及时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并运用谈心谈话、整合家校多方资源形成合力等策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从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松.“情绪日记”在高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J].中小学班主任,2024,(23):95-97.

[2]胡花.一件校园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引起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