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策略
潘宇
身份证:211302199402013614
引言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特殊、高空作业频繁等多重挑战,安全风险隐患贯穿施工全过程,一旦管控不当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科学识别施工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施工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道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典型安全风险,结合施工管理实践提出针对性控制策略,为施工单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思路与方法。
1 施工安全风险的内涵与管控意义
1.1 施工安全风险的内涵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环境、技术因素、管理缺陷等各类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工程延误或环境破坏的潜在隐患。其核心在于施工活动与复杂环境的相互作用,涵盖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各阶段的各类风险因素,既包括地质灾害、气候突变等自然风险,也包括技术方案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人为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风险体系。
.2 施工安全风险的主要特征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特征:一是隐蔽性强,部分风险如地质结构异常、材料内部缺陷等难以通过直观观察发现,易被忽视;二是突发性高,受自然条件与施工动态变化影响,风险可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如突水突泥、支架坍塌等;三是关联性高,某一环节的风险失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施工系统安全;四是区域性明显,不同地域的地质、气候条件差异导致风险类型与表现形式存在显著区别。
1.3 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有效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是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核心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多重意义。从生命安全维度,通过完善风险预判机制、强化现场防护 施, 能从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为施工人员筑起坚实的生命健康防线,让每一位建设者 层面,严格的安全管控可避免因事故导致的停工整改、设备损毁等问题,减少 的人力物力投入,确保工期节点如期达成,维护工程计划的严肃性与经济性。对企业而言,良好的安全管理记录是市场竞争的“通行证”,既能提升品牌信誉,又能增强业主信任度,成为企业拓展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2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典型安全风险识别
2.1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主要源于场地条件与作业环境。路基施工中,因土方开挖引发的边坡失稳、坍塌风险较为突出,尤其在软土、高边坡等特殊路段易出现滑坡隐患;路面施工涉及大型机械作业,机械碰撞、人员误操作风险较高,同时沥青摊铺等环节存在高温烫伤、有害气体吸入等职业健康风险;交叉路口施工面临交通疏导压力,易发生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的安全冲突,此外地下管线探测不清可能导致管线损坏引发次生事故。
2.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桥梁工程施工因高空作业多、结构复杂,安全风险具有特殊性。基础施工阶段,桩基施工可能遭遇孔壁坍塌、钢筋笼吊装失衡等风险,深水基础施工还面临水流冲击、围堰渗漏等隐患;上部结构施工中,支架搭设与拆除过程存在失稳坍塌风险,挂篮施工涉及高空作业平台安全,易发生坠落事故;桥面施工阶段,临边防护缺失、施工材料堆放不当可能引发人员坠落或物体打击风险,同时跨线桥梁施工对既有交通线路的安全影响也需重点关注。
2.3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隧道工程施工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环境,安全风险更为复杂多样。洞口段施工易受边坡滑塌、洞口坍塌影响,尤其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易发生洞口失稳;洞身开挖过程中,断层破碎带、富水地层可能引发突水、突泥、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风险;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施工中,存在支护结构强度不足、混凝土浇筑缺陷导致的坍塌风险;洞内作业环境还面临通风不良引发的有害气体聚集、照明不足导致的操作失误等安全隐患。
3 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3.1 强化风险预控体系建设
风险预控是安全管理的基础环节,需构建全流程预控体系。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与施工方案,识别潜在风险点并确定风险等级;针对高风险环节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如高边坡施工的支护方案、隧道穿越不良地质的超前加固措施等;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重点开展风险辨识、操作规程与应急技能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将风险控制要求落实到各工序与作业班组。
3.2 完善施工过程安全管控
过程管控是风险控制的核心手段,需实现动态化管理。建立常态化安全巡查机制,对关键工序、高风险作业面加大检查频次,重点关注支护结构稳定性、设备运行状态、防护设施完整性等;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控效能,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监测等手段实时掌握施工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实施审批管理,明确作业条件与防护要求;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材料堆放、临时用电布设与施工通道设置,消除环境杂乱引发的安全隐患。
3.3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风险的重要保障,需构建全流程快速响应体系以提升风险处置能力。在预案制定层面,需结合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风险特点,针对坍塌、突水、机械伤害等不同类型事故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各环节责任分工、处置流程及资源调配路径,确保事故发生后指挥有序。同时定期组织实战化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场景检验预案可行性,通过演练提升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与协同配合能力。应急物资储备需实行分类管理,按风险等级与事故类型储备液压救援设备、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及急救药品等物资,建立物资台账并定期检查更新,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完善事故报告与调查机制,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响应程序,迅速开展人员救援与现场处置,事后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转化为具体改进措施,优化风险防控体系,形成 “风险识别 - 控制 - 改进” 的闭环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贯穿施工全周期,结合不同工程类型的风险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强化风险预控、完善过程管控与健全应急管理,可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施工单位应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意识与技术水平,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构建安全、高效的交通建设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房磊.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与安全管控措施分析[J]. 大众标准化, 2024, (23): 50-52.
[2]贾浩森.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J]. 汽车画刊, 2024, (10): 230-232.
[3]陈龙明. 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 2025, (28):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