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网络教育在技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杨如军

衡阳技师学院 421208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依靠其有的丰富资源、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及高效的传播手段,正逐渐在教育领域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技工学校即技校,以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作目标,其教学以及管理工作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持续进行创新与完善。网络教育的出现,为技校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及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给予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故而。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在技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技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及竞争力有着关键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教育在技校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教学资源

1、整合优质课程资源

网络教育突破了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让技校可获取数量众多的优质课程资源。技校借助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以及高校展开合作,可以引入包含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等诸多方面的精品课程,举例来说,在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技校可引入国外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课程,以此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技术与理念,并且借助网络平台,教师还可收集各类教学视频、课件以及案例等资源,以此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有多样化特点的学习素材[1]。

2、构建校本资源库

除了引入外部资源之外,技工学校还可依据自身教学特点以及专业优势,安排教师开发校本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以及学生优秀作品等加以整理并上传,构建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以烹饪专业而言,教师可录制特色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视频,详细阐释烹饪技巧与要点,为学生提供随时学习与参考的条件。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对传承和发扬学校的教学经验有所帮助,也可以契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2]。

(二)创新教学模式

1、混合式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技校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预先发布教学视频以及学习资料等,以便让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开展自主预习。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学习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点,而在课堂上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电路板焊接以及调试等实践操作,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习成效。

2、个性化学习模式

网络教育可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借助学习分析技术,系统可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状况、测试成绩等,对这些数据给予分析,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薄弱环节。教师依照分析结果,为学生推送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与辅导资料,学生同样可自主挑选感兴趣的拓展学习资源,举例来说,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系统可推荐一些难度较高的专业拓展课程,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会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讲解以及练习题,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提升教学效果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教育借助动画演示、虚拟仿真实验等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些抽象专业知识教学中,如机械原理中的运动学分析,借助三维动画演示机械部件的运动过程,可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虚拟仿真实验 生于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际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致使设备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还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场景,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2、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网络教育平台给师生之间搭建了便捷的互动交流途径,在学习进程中碰到问题时,学生可借助在线聊天、论坛、邮件等办法向教师咨询,教师也能及时给予解答与指导。教师还可运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布置作业、开展在线测试等,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形,经由这般频繁的互动交流,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指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网络教育在技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部分技校存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网络带宽不够充足,在在线学习时大多时候出现视频卡顿、加载迟缓等状况,对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效果造成了影响。另外学校教学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较为缓慢,一些老旧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难以契合网络教育的需求,这对网络教育的开展形成了限制。

(二)教师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

尽管网络教育于技校已获得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依旧存在提升空间,有些教师对网络教育平台的操作并不娴熟,无法充分施展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学生管理层面,部分教师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不够到位,难以有效借助系统开展学生信息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3]。

三、网络教育在技校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

技校需要增加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此提升网络带宽,并对网络架构加以优化,保证校园网络处于稳定且流畅的状态,并且要积极引入先进网络技术,如5G 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为网络教育的开展给予强大技术支撑。比如建设校园5G 网络,达成高速稳定的网络覆盖,使学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在线学习。

2、更新教学设备

学校应当定期开展教学设备的更新工作,配备如高性能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各类教学设施,以此契合网络教育的教学需求,并且要强化对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保证设备可正常运行,比如为每个教室配备高清投影仪以及智能交互黑板等设备,提升教学的直观程度与互动效果。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1、开展教师培训

学校应当定期安排教师参与和网络教育相关的培训以及学习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培训内容涉及网络教育平台的操作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学生网络学习管理等多个方面,比如可以邀请网络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前往信息化教学先进的学校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同时开展校内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活动等。

2、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若想推动教师踊跃投身网络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就应当构建起与之适配的激励机制,针对在网络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出色表现的教师,要给予表彰以及奖励,并且把教师的网络教学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使其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相互关联。比如,设置网络教育教学创新奖,对于那些开发出优质网络课程、运用创新教学模式并收获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网络教育在技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师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等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在技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优势,推动技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恒. 技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J]. 成功,2024(9):92-94.

[2] 张春. 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初探[C]//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2024:1-5.

[3] 陆恒. 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实验室的构建分析[J]. 成功,2024(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