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初中德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作者

当地

四川甘孜理塘县濯桑片区寄宿制完全中学627550

引言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初中教育承担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的关键使命,德育主要是希望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着重强调劳动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德育与劳动教育存在着相互割裂、实践方面存在不足以及协同机制有所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难以充分发挥出综合育人的作用,对新时代初中德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展开探讨,可响应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围绕理论基础、现状问题以及融合策略这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为两者的有机结合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一、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新时代背景

德育指的是学校借助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劳动教育着重依靠劳动实践,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以及尊重劳动的价值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改变,德育和劳动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变得日益较大,新时代的德育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还更加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劳动教育也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转变为技能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两者相互融合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有利于达成学生德育目标与劳动技能的协同进步。

二、初中阶段德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当下初中学校在开展德育以及劳动教育工作的时候,大多时候会出现两者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缺少系统的融合规划,其中一方面,德育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然而劳动教育活动的安排较为零散,实践内容比较单一,缺少对于劳动精神以及劳动技能的系统培育,很难构建起连贯且有效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大多集中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等环节,缺少与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这使得学生难以把劳动体验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认知以及行为习惯,教师队伍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有所欠缺,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家校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也对融合效果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限制。上述这些问题使得德育与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没能有效推动学生品德养成以及劳动素养的双重提高,迫切需要探寻切实可行的融合途径,实现教育内容、方法以及资源的深度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提升。

三、德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德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理论根基源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劳动是人类开展生产与生活的基础性活动,是培育人的自觉性、 以及创造力的关键路径,德育着重于价值观的培育以及道德规范的树立,劳动教育凭借具 实践活动使这一进程得以深化,二者相结合可达成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协调统一发展。在实践方面,这种融合可切实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意识、责任担当以及集体荣誉感,提升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有益于培育契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融合教育还扩充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与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促使学生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可推动德育内容从传统的“教”向“做”转变。经由劳动实践的体验,深化德育的内涵与成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筑牢了坚实基础,这种融合也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劳动习惯,提高其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与核心竞争力。

四、新时代初中德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要达成德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需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活动以及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系统推进,要对德育与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给予整合,设计出融合性的教学模块,把劳动精神和道德规范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推动课程内涵的深化以及拓展,促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统一。创新教学方法,运用项目学习、体验式教学以及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劳动实践紧密相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再次加强劳动实践平台建设,拓展校内外的劳动实践基地,广泛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中切实体会到劳动价值以及社会责任。强化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推动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合力,完善制度保障,明确德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责任体系以及考核机制,保证融合工作可有序开展并持续推进,提升融合的质量和效果,借助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合路径,推动德育与劳动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养提升。

五、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初中德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本文对两者的内涵、现状、理论依据以及融合路径展开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课程整合、教学创新、实践丰富、协同育人以及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的策略,未来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促使德育和劳动教育可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教育的实际效果,培育出有良好品德以及劳动技能的新时代青少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持续进步,融合教育模式会持续优化,同时所面临的挑战也需要持续给予关注并解决,只有坚持创新驱动以及科学管理,才可实现德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祖彤,董怡君.新时代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中国军转民,2024,(20):72-73.

[2] 成琪,柳清.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发展探赜:应然之举、实然之境、必然之策[J].职业教育研究,2024,(10):41-45.

[3] 黄琳婷, 秦丽. 新时代高校红色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科教导刊,2024,(24):88-91.DOI:10.16400/j.cnki.kjdk.2024.2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