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研究

作者

祖祎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与国贸学院

引言:2013 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再出发的强劲动力。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不断,呈现诸多新特点。顺应这一新变化,对新情势下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有效路径进行探索,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实现互利共赢意义重大。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贸易合作的新特征

(一)从传统商品到高附加值产品拓展

“一带一路”贸易结构中传统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发展差异显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贸易仍然占主导地位,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纺织品和服装、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类产品;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贸易结构仍然会持续,但随着我国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技术产业优势的突出,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等技术和产能出口得到较快增长,与中国沿线发达经济体在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医药领域、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产品的贸易增速也明显提高[1]。

(二)自贸协定与经贸伙伴关系升级

区域经济合作空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成果。沿线国家相继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关税率不断降低,贸易自由化程度在加深,中国已与东盟、新加坡、 基斯坦、 格鲁 亚等区域建立了高标准自由自贸协定的国家。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将成为持续推动 利 ,中国还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伙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经贸合 ,从一路合作到共建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标志性项目再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中国与沿线伙伴共商、共建、共享经贸,开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越来越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子越走越宽。

(三)跨境电商与数字丝绸之路发展

跨境电商、数字服务等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增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提供了新动能。2019 年,中国与 3开 口284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 ,跨境电商平台“丝路电商”加快拓展到沿线国家, 际市场 了新路径。数字丝绸之路蓬勃兴起,中国与沿线国家不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互 人工智能、 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贸易中的创新应用,数字贸易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数字贸易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蓝海正在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新热点[2]。

二、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

三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能源资源开发需求旺盛,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产能合作、培育新的市场带来了重大机遇,中国高铁、电力、电信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产业分工方面的互补性强。“一带一路”倡议又为与中国构建贸易发展战略对接带来了好的契机。另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产业链逐渐完善,中线贸易发展潜力大。

(二)物流与供应链效率提升的影响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推动交通、能源、通信等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夯实贸易发展的硬件设施条件。亚欧大陆桥、中欧班列、雅万高铁、瓜达尔港等一大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显著改善区域基础设施状况,拓展跨境运输通道,延伸跨境运输网络,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聚。“一带一路”建设在显著提高物流、供应链效率的同时,推动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幅压缩、减少贸易成本。

(三)政治、法律与文化差异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贸易发展面临的安全风险不能忽视。政治风险,由于沿线一些国家政局不稳,政策具有多变性,给贸易安全带来风险。法律风险,沿线各国法律多不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履约等方面的法律规则的差异会增加贸易纠纷的风险。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等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贸易活动的拓展。外部条件影响下存在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波动、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回潮影响,中国与沿线贸易合作的安全与发展也面临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三、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一)加强高技术产业与服务贸易合作

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新变化,中国和沿线国家要加强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一要突出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沿线国家共同开展研发、技术转移,建设高科技产业合作区。二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例。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物流、信息、文化等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推动多边与双边经贸规则对接

机制化是构建贸易合作平台保障。既要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在世界贸易组织机制框架内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营造共同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经贸环境;又要推动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投资贸易协定,逐步消除贸易投资壁垒,形成面向全球的自由投资贸易伙伴关系网络。同时,创新合作方式,打造沿边的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贸易区等经贸合作新平台,形成贸易机制化支撑。

(三)构建贸易安全保障体系

维护贸易安全是大国经贸的课题。把底线思维渗透到贸易始终,强化风险意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建立贸易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动态跟踪、科学评估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见机行事。建立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研究制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预案,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细化工作流程,发生风险后,能及时有效处置。建立完善的贸易救济机制,用好用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运用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和沿线各国共同开创新时代区域经济合作新局面。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方位,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下,坚定站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以开放合作定大局、以互利共赢破瓶颈、以改革创新引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利娟,邢小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减贫实践与中国方略[J].国际商务财会,2025(4):60-64.

[2]郭晓玲,夏雨蒙.“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效应研究[J].价格月刊,2025(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