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研究
秦淑方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通海路中学 414000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的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智慧结晶,在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价值对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严重,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建立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五育并举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又发挥着德育的重要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法治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其中的融入能够进一步提升德育与法治教学效果。现阶段,推动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具有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1]。然而,实际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探寻融入教学优化路径,确保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的融入情况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融合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并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更好发展。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一个典型就是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和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另有一些学校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借助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或者国学诵读等丰富融入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在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融入教学意识也不断增强,教学不再仅仅依赖教材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进一步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文化内涵。
(二)融入教学现存问题
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中的融入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在内容方面的不足,传统文化在课本教材中的融入,内容具有分散性,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其次是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在融合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尚未认识到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的重要性,难以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的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学资源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学校在进行融入教学时缺乏足够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以致相关的融合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2]。现存的这些问题表明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学在实际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采取优化措施,寻找有效路径,才能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二、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创新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在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故事中蕴含的道德价值。例如,以“曾子杀猪”这一文化典故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对情节、人物等进行再创造,改编成现代版的诚信故事,将故事中蕴含的诚信道德观念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此种二创形式的融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道德法治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借助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在设计教学计划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相关主题教学设计[3]。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抽象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式,还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法治课程中的融入教学也可以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借助数字化手段,融入教学能够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更加直观和全面。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首先表现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将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呈现,不仅能够让学生近距离直观了解文化遗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的感知[4]。线上学习平台也是信息技术运用在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借助线上平台,学校可以建立传统文化的线上资源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和平台,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结语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举措。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融入过程中仍存在内容分散、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效果,还需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策略,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全面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亚影.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C].科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5.
[2] 钱云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3(35):27-29.
[3] 覃春苗.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C].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4] 郑莉.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4(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