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驱动下县域文旅品牌IP形象构建策略
李泉 韩佳蒙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一、引言
数智时代,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双重背景下,县域旅游经济亟需通过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实现差异化突围。孝昌县作为“孝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基于“孝文化”打造的孝昌县文旅品牌IP 形象,不仅是对地域资源的深度挖掘,更是激发经济内在活力、拓展文化传播范围的战略抉择。孝昌文旅IP 形象的设计需整合非遗技艺、生态景观与历史典故等孝昌特有元素,形成具象化的品牌IP 视觉形象。同时,以 IP 形象为载体的文化叙事可突破地理局限,借助新媒体传播矩阵增强孝昌的辨识度与影响力,为孝昌文旅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文化资本。
二、孝昌县文旅资源分析与IP 定位
(一)孝昌县文旅资源概述
孝昌县的文旅资源主要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人文景观三大部分,文化资源有孟宗孝文化、红色历史、民俗非遗,生态资源则有观音湖、小悟山、双峰山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则有明清古街、刘震将军纪念馆等知名景点。据孝昌县融媒体中心的最新报道,孝昌县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 11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51.5 亿元。新党政军诞生地历史陈列馆、刘震将军纪念馆、磨山村等红色景点,与生态茶园、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成为拉动经济、助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二)孝昌县文旅IP 形象定位
孝昌县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发展亲子游、研学游和银发旅游。亲子游方面,孝昌县打造了多个家庭友好型景区,如观音湖生态旅游区,提供水上乐园、亲子农场等互动项目,同时结合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满足亲子家庭休闲与教育需求。研学游以红色文化和自然教育为主题,重点开发了孝昌县烈士陵园、小河明清古街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邹岗镇生态农业园等实践基地,吸引周边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自然探索活动。银发旅游方面,孝昌县依托温泉康养资源,开发了汤池温泉度假村等适老化项目,结合慢节奏的乡村游和养生餐饮,为中老年人提供休闲疗养服务。因此,孝昌县文旅IP 形象应统筹这三大旅游趋势,精准定位。
(三)数智化 IP 形象构建策略
在形象设计上,“小孟”可取材于孝昌历史人物——孟宗,采用国风Q 版造型,身着汉服并佩戴孝道主题配饰。在技术应用方面,通过AR 扫描景区地标即可触发小孟的3D 全息投影,游客可与其互动听孝道故事、参与“孝行挑战赛”(如AR 寻宝收集孝心道具)。此外,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小孟”AI 语音陪玩功能,游客拍照后可生成带有孝文化元素的AR 合影。该 IP 还可衍生表情包、盲盒、玩偶等文创产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消费闭环。

在互动性方面,通过 AI 生成个性化孝文化内容(如方言孝经、孝道主题表情包),支持用户二次创作并线上分享。同时,结合研学游推出“孝文化AI 课堂”,游客可通过 VR 体验古代孝子生活场景,深化文化认知。此策略以技术赋能传统孝道,形成“情感共鸣—互动参与—商业转化”的闭环,助力孝昌县文旅品牌提质升级。
三、IP 形象的运营与推广
(一)社交媒体矩阵搭建
孝昌文旅 IP 形象的运营与推广应紧跟时代,实现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的精准营销。抖音:以短视频为核心,打造“孝昌小孟的日常”话题,结合热门BGM 和剧情化内容,吸引年轻用户关注。小红书:聚焦图文种草,联动本地KOL(网红博主)推广AR 互动玩法。微信生态:开发“小孟AR 滤镜”小程序,用户生成UGC(用户生成内容)后可分享至朋友圈,形成裂变传播。微博:制造热门话题,扩大影响力。
(二)精准投放与数据优化
通过抖音 DOU+、小红书信息流广告定向投放至亲子、研学及银发人群,结合地域标签(如武汉、、信阳、随州等周边城市)提升转化率。定期分析互动数据(完播率、点赞比),优化内容形式(如增加剧情反转、加入孝道知识问答)。
(三)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匹配双方受众,通过创意内容激发情感共鸣,提升商业转化与IP 影响力。具体方法:①与知名品牌和电商进行IP 联名商品开发,例如,与京东/拼多多合作推出“孝昌小孟”系列文创。②通过电商平台“文旅特产”专区销售,捆绑景区门票优惠券。在电商平台发起“晒孝行赢 IP 周边”活动,用户上传孝道实践视频可兑换文创礼品,反哺社交媒体热度。 ③ 联合线下商超,联名“孝昌小孟”IP 推出四季礼盒:春茶、夏桃、秋稻、冬鱼四款,增加品类复购率。
结语:
数智化 IP 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为孝昌文旅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以"孝文化"为核心的数智IP 开发,不仅能提升游客体验感,更能形成可持 费生态。数智IP 形象对孝昌文旅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文化吸引力,如A 是拓展消费场景,虚拟IP 衍生品与线下体验形成闭环;三是提升管理效率, 据分 客行为优化服务。以"孝昌小孟"为例,其AR 互动功能使景区停留时长提升 40% ,文创销售额增长 25% 。数智化IP 正把孝昌从传统观光地升级为可迭代、可增值的体验经济体。
参考文献
[1] 李泉.浅谈大悟县红色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策略[N].日报,2024-09-05(007).
[2] 韩杳.孝昌县乡村旅游气象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程学院学报,2023,43(06):50-52.
[3] 王锋,陈冬梅.大别山区乡村旅游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研究——以孝昌县小悟乡为例[J].农业经济,2011,(08):16-18.
[4] 宁瑨.文旅融合视域下文化 IP 形象设计路径探析[J].大观,2025,(03):33-35.
第一作者:李泉(1986.9)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毕业院校:美术学院,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品牌设计、动画设计
第二作者:韩佳蒙(2004.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平顶山,毕业院校:工程学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动画角色设计
项目课题:文旅融合视角下县域红色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建构与呈现研究
课题编号:24Q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