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中职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作者

尹文娟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编程能力已成为21 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Python 语言的易学性和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中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中职Python 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计算思维的中职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课程内容安排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中职生的编程能力及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思维在中职 Python 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1.计算思维的核心概念与特点

计算思维是解决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核心包括问题分解、模式识别、抽象化与算法设计。对于中职生而言,计算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系统化、结构化的思考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局限于编程,还能广泛应用于解决工作和 活中的各类问题。以Python 编程为例,通过分解一个复杂的编程任务,将问题细化成多个小模块,便于学生逐步掌握每个步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中通过实例讲解,如开发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分解任务、定义模块、设计算法等方式逐步实现功能,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

2.计算思维在Python 编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Python 作为一门简洁易学的编程语言,非常适合用来教学编程与计算思维。在中职教育中,Python 语言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在处理数据、设计程序逻辑时。计算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抽象问题,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编写排序算法来理解算法的流程与优化方法,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Python 程序设计的课堂上,计算思维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从简单的语法学习走向复杂的项目开发。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编程任务,例如学生管理系统、图书查询系统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问题分析、设计算法和优化程序,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3. 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案例

在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理论讲解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在一次Python 课程的项目中,学生被要求开发一个学生成绩 统需求分解成多个小任务:输入学生信息、计算成绩、输出排名等。 分解与抽象化。同时,学生在设计数据结构时,必须思考如何将数据 这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计算思维,也通过编程实现了从需求分 能实现的全过程,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

二、基于计算思维的 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

中职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编程基础,尤其是在计算思维方面的能力。课程内容从Python语言的基础语法、数据结构、函数设计到实际的项目开发,逐步推进,确保学生在掌握编程技能的同时,能够通过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课程设计应当包括多个层次的学习任务,从简单的计算问题到较为复杂的编程项目。在课程初期,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基础运算、数据处理、文件操作等;在中期,引导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设计更复杂的程序;在后期,安排项目式学习,学生将在小组合作中开发一个实际应用程序,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或图书管理系统。

2.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式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模式。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案例讲解与编程演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编程概念及其应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编程能力与计算思维的培养,强调通过项目驱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上可使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具体的编程任务。项目任务的设定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或简单的计算器。通过实际编程,学生在过程中面对并解决问题,提升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Python 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

Python 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应涵盖从基本语法到项目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通过完成编程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实际的编程任务,确保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紧密相关,例如开发自动化工具或数据分析脚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计算思维与编程技术结合,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持续优化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能够为中职生提供高质量的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帮助他们提升编程技能并培养计算思维。

结论

基于计算思维的 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在中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计算思维的核心理念融入Python 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课程设计中,通过逐步推进的教学内容、互动式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实际编程中逐步掌握从基础语法到复杂项目开发的技能。同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确保了课程内容的质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通过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编程技能,还能在团队合作中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最终,这一课程设计方案为中职生提供了全面的编程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具备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东, 《计算思维与编程教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2]刘娜, 《Python 编程与计算思维》,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

[3]李娟, 《中职 Python 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2.

[4]张伟, 《中职教育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