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许冬梅

合肥市祁门路幼儿园,安徽省合肥 230000

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幼儿园是学习启蒙的初始阶段,这时幼儿的一些认知与习惯关系着其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可能会影响其参与社会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指引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与习惯,使其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形成正确认知,并体现在一日生活中[1]。

一、创建良好心理环境

现代社会中,一些幼儿家长关注更多地是幼儿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受限工作压力,经常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即便一部分家长看到了孩子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可由于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有限不能及时正确纠正。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探究幼儿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为了确保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教师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特别是不断反思自我,尽量避免不经意间导致幼儿心灵受伤。游戏与幼儿紧密相连,是一日活动中全面践行的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游戏中能发挥教育作用。如,幼儿通过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学会了怎么与他人友好相处、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社会性与个性发展。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效,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有明显的目标性、针对性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使用蕴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区域游戏等,能增加幼儿的游戏体验感,提高其团结合作能力。总之,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不断成长与进步[2]。

二、提供正面积极指导

在一日生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紧紧围绕幼儿的心理健康,走入幼儿内心,以此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还需要教师提供积极指导,关注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以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可幼儿的自我意识受限各种因素并不稳定,所以强调教师提供正确的指引,让幼儿培育健康的自我意识。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本班幼儿的整体水平、个体差异,设计差异化教学目标,做好针对教学的准备,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打造宽松、舒适的心理环境,不断鼓励、针对性指导幼儿,使其提升自信与主动性,继而获得成就感。另外,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也就是其自我评价的发展。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自我评价能力不足,经常借助成人评价,其学习评价也是通过参考成人正确评价的模板。因此,强调幼儿教师搜集关于发展的各方面信息,挖掘每一位幼儿的长处,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幼儿,客观、科学的评价幼儿。比如,在幼儿入园、离园、幼儿园组织开发活动等时间,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与情绪等,从中挖掘幼儿的长处,对幼儿的进步给予鼓励、称赞,并反馈问题,要求幼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养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游戏活动科学渗透

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常见的方式,能化解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加强幼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使其了解有关正确行为与习惯,体会到身心放松的快感,意识到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的渗透过程为:选择的游戏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结合幼儿的不同年龄与发展需求,发展幼儿的能力;在户外空间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对走、跳、跑等动作的把握是在相互追逐、各种器械训练中完成的,也可以拓展民间游戏中的跳皮筋、丢沙包等,这些鱼幼儿年龄相符,其中还蕴含了浓厚的教育资源;在室内组织利用双手完成的游戏内容,如穿珠子、整理纸牌等。不同的游戏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升幼儿自信,使其获得成就感,从而在合作、分享等行为中自主摸索解决与他人的矛盾。游戏活动结束后,组织分享评价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倾听、分享能力很有帮助,且这些教学活动中都融入了心理健康理念,能获得不错的教育成效。

四、生活活动科学融入

日常生活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包含的不单单是幼儿的入园、离园,还包含吃饭、午睡、运动等,所以教师可以在幼儿参加的生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养成正确的健康意识与习惯。比如,幼儿吃饭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其展示怎么正确洗手、使用水龙头,然后随机选择几名幼儿作为监督者,为大家演示并指导其他幼儿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这个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与习惯,清楚细菌带来的危害,把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注意饭前洗手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拓展食物搭配方法,并讲解给幼儿了解,使其初步具备健康与安全的认知。比如,吃饭前,教师为幼儿讲述食物相克的故事与蕴含的哲理,使其具备合理饮食的知识。另外,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积极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使其意识到自己是被重视的,然后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发展。行为是心理的表现之一,行为教育就是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成功教育则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其自信的有效举措。为了让幼儿正确体验成功的乐趣,必须提升其自信。实施成功教育需保证与每一位幼儿的实际情况、喜好相符,然后在实践中获得预期教学结果。总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过不同方法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不同活动都可以无形之中培育幼儿的心理健康。

结论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在情感、认知、社交方面成长,为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使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持续落实到学习与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关爱与教育,使其身心持续发展,为今后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 静 .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在 幼 儿 园 一 日 生 活 中 的 渗 透 研 究 [J]. 考 试 周刊,2024,(50):144-147.

[2]尚应迎,王晓,房欣.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0):85-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