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刘凯
陇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748100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作为建筑行业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暴露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主要问题
2.1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
建设单位方面,部分建设单位存在未批先建、边建边批的违法违规行为,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的建设单位过度压缩工期,导致施工单位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安全;还有的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管不力,未能有效履行其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首要责任。
2.2 工程实体质量问题突出
在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地基基础工程中,部分工程未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地基处理不到位,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焊接、绑扎质量差,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浇筑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在砌体工程中,砌体的组砌方法不正确,灰缝不饱满,墙体的拉结筋设置不足,影响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此外,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也存在着墙面、地面不平整,门窗安装不牢固,密封不严等质量问题。
2.3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众多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在施工用电方面,部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敷设不规范,存在私拉乱接现象,配电箱、开关箱不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器失灵等问题,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在脚手架工程中,脚手架的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立杆间距过大,横杆设置不足,连墙件数量不够,脚手架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坍塌事故。
2.4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与商混企业管理混乱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方面,部分检测机构存在违规操作、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问题。一些检测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降低检测标准,对送检样品不进行严格检测,甚至与施工单位勾结,出具虚假的检测报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商混企业方面,部分商混企业存在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生产过程管理混乱的问题。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一些商混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如水泥的强度等级不符合要求,砂石的含泥量过高,外加剂的性能不稳定等。在生产过程中,商混企业的计量设备不准确,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不严格,搅拌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
2.5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存在短板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部分监管部门的工作存在一些短板。首先,监管力量不足,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监管部门的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而监管人员的数量却相对不足,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做到全面、细致。其次,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部分监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掌握不熟练,难以准确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国家和地方应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规范,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和技术发展要求,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提供科学、准确的
依据。
3.2 强化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意识,落实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工程质量安全首要责任,严格按照法定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建设,不得随意压缩工期、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要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定期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职责,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监理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要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对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3.3 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商混企业监管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检测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操作、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列入失信名单,向社会公布。同时,要加强对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查和日常检查,督促检测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和水平。
对于商混企业,要加强对其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运输环节的监管。要求商混企业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和追溯体系。加强对商混企业生产设备和计量设备的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混凝土质量的一致性。同时,要规范商混企业的运输管理,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4 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监管部门要充实监管力量,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确保监管工作能够覆盖到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业务知识,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工作制度,规范监管工作流程,加强对监管工作的考核和监督,确保监管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3.5 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该平台,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参建各方责任主体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参建各方责任主体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检测机构和商混企业的监管、提升监管部门自身建设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春山.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强化措施探究[J].居舍, 2024(19):149-152.
[2] 韦艳湘.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研究[C]//202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二).2024.
[3] 管彦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 2024, 14(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