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及性视角下全民阅读推动鹤岗文化振兴的策略
王晓楠 樊磊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鹤岗市 154100
一、可及性视角下全民阅读推动文化振兴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理论与公共文化服务
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动文化振兴的可行性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基础上。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社会文化素养,而全民阅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可及性视角来看,全民阅读的推广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和可接受性。
1.可获得性:即阅读资源是否充足,能否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数字阅读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确保阅读资源可获得性的关键。
2.可接近性:指公众能否便捷地获取阅读资源,包括物理距离的接近(如社区图书馆的覆盖)和数字阅读的普及(如电子书、听书平台)。
3.可接受性:强调阅读内容是否符合不同群体的需求,如儿童绘本、老年人养生书籍、青年职场技能书籍等,需结合受众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制度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这些顶层设计为全民阅读推动文化振兴奠定了政策基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更为鹤岗通过全民阅读实现文化振兴提供了时代机遇。
(二)阅读推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阅读推广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文化振兴的有效手段。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个体层面看,阅读推广通过系统化的服务设计,有效提升了公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分级阅读体系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人群的需求,专业化阅读指导培养了公民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化阅读服务则提升了公民的媒介素养。
在社会层面,阅读推广促进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和社会整合。通过打造共享阅读空间、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创造了不同社会群体对话的平台。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如残障人士、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的专项阅读服务,有效促进了社会包容和文化融合。
阅读推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样显著。一方面,阅读需求增长直接带动了出版发行、数字内容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阅读推广活动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促进了文化消费。创新性的阅读服务还催生了 AR 图书、有声读物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二、促进全民阅读在鹤岗市开展的策略
鹤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面临经济转型的挑战,而文化振兴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可及性理论,鹤岗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民阅读: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建设体系
鹤岗市应构建"市-区-社区"三级阅读设施网络。市级层面重点提升鹤岗市图书馆的引领功能,建设数字化资源中心;区级层面在各行政区建立标准化图书馆;社区层面实现"一社区一书屋"全覆盖。要特别关注矿区、老工业区等特殊区域的设施布局,通过流动图书车、自助借阅柜等形式填补服务空白。创新阅读空间建设模式,推动"阅读+"融合发展。在公园、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嵌入微型图书馆,打造"15 分钟阅读圈"。结合矿区特色,建设"矿工书屋""井下阅读角"等特色空间。与学校、企业合作共建图书室,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开发"鹤岗云阅读"平台,整合电子书、有声书、视频资源。在公共场所配置数字阅读终端,提升服务的便捷性。特别要注重适老化改造,开发适合老年群体使用的简易操作界面。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素养
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专项政策,吸引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人才来鹤就业。从文化系统内部选拔培养骨干,充实阅读推广队伍。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壮大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招募阅读推广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数据库。开展志愿者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特别要发动退休教师、文化工作者等群体参与志愿服务。
(三)提升服务效能,拓展服务模式
推行精准化服务。通过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准确把握市民阅读需求。建立读者档案,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针对不同群体设计特色项目,如"银龄悦读""小候鸟书屋"等。创新服务形式。开展"阅读+"融合活动,如阅读与旅游结合的"走读鹤岗",阅读与艺术结合的"戏剧朗读会"等。探索互动式、体验式阅读模式,增强吸引力。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主题活动。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优化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实现预约、续借、咨询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开发阅读社交功能,促进读者互动交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咨询、个性化推荐等增值服务。
(四)强化评价监督体系,建立需求反馈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设施覆盖率、活动参与度、服务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设置评估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评估客观公正。定期发布全民阅读发展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完善需求反馈机制。设立线上线下多种反馈渠道,方便市民提出意见建议。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反映的问题。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建立读者代表会议制度,让市民参与决策。
(五)增强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扩大活动影响力
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统筹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形成传播合力。打造"书香鹤岗"品牌账号,定期发布优质内容。与本地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合作,扩大传播覆盖面。创新内容生产方式。采用短视频、直播、H5 等新媒体形式呈现阅读内容。策划互动性强的话题活动,如"好书推荐""阅读打卡"等。邀请文化名人、网络红人参与内容创作,提升吸引力。加强线上互动交流。建立读者社群,促进阅读分享和交流。开展线上读书会、作者见面会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偏好,实现精准推送。设置在线咨询和问答功能,提升服务体验。
(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的指导意见,明确参与方式和保障措施,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提供专业指导。创新合作模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冠名赞助阅读活动,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学校、科研机构等开展阅读研究与实践。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激发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操菊华,康存辉.全民阅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21,(08):17-20.DOI:10.19393/j.cnki.cn11-1537/g2.2021.08.004.
[2]别必亮.议案:关于以阅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J].新阅读,2018,(04):26-27.
[3]王登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县域全民阅读推广研究——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7,(10):56-58.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7.10.012.
作者简介:
王晓楠(1991-)女,黑龙江汤原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文系:2025 年鹤岗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可及性视角下全民阅读推动鹤岗市文化振兴策略研究”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