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王灿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ICU 江苏泰州 225300
呼吸衰竭属于严重的病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通气及换气功能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具体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病情十分危急,需要进行及时的救治与干预。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的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更加严重,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气管切开或是机械通气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持。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具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干预中,虽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但在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关怀仍显不足,缺乏对患者人性化的关怀。人性化优质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注重其心理和情感需求,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模式通过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与情感体验,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信心。本研究观察人性化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ICU 收治的病例中选出 32 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到此次研究中,并按照要求随机抽签以确定所在小组。其中抽到硬签的 16 例作为对照组,抽到软签的 16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女性 :=13/3 ,年龄分布在 51-68 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 :=14/2 ,年龄分布在 52-68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比价值高。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 16 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及治疗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及时的评估,为其做好排痰、吸痰及呼吸道的护理。同时,在饮食上进行指导,每项操作都按照无菌标准进行;在心理上给予疏导,在用药上给予指导,让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组中的 16 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由经验丰富、专业素养强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操作,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1]。患者在卧床期间协助其进行翻身,调整为舒适体位并确保机械通气正常进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咳嗽等练习,防止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2]。患者在 ICU 治疗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上的干预,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舒缓其恐惧、焦虑心理,通过良好的话术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 7d 及护理 15d 后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包括 PaO2、PaCO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5.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同时进行 t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 P<0.05 表示。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所有血气分析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 7d 及 15d 后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的对比数据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x s, mmHg )

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呼吸衰竭属于较为常见的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及多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缓解不良症状。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往往被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难以与家人进行交流,同时又面临着较高的死亡风险,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亟需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整体康复。通过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3]。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分析数据得出,观察组的 PaO2、PaCO2 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东梅.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6):169-172.
[2]熊智英.人性化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1(33):218.
[3]岳秀均.人性化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家,2021(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