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背景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孟宁宁
莫力达瓦旗汉古尔河中心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162850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理念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等问题。基于大单元背景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进行教学,教师过于注重对单篇课文的字词、语法、段落大意等方面的讲解,忽视了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单元主题的整合。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阅读策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不能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阅读资源有限
学校和教师提供的阅读资源相对有限,主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缺乏课外拓展阅读材料。学生接触到的阅读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此外,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不够完善,图书更新不及时,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选择。
(四)评价方式片面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的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大单元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将单元内的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单元主题下的知识脉络,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二)培养综合素养,提升阅读能力
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能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多样化的阅读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此外,大单元教学还注重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单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基于大单元背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精准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研读教材与课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单元主题、课文内容、语文要素等,同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教师要围绕这些语文要素设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注学生学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基本需求,又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和提升的空间。
(二)整合单元阅读教学内容
梳理单元主题脉络: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梳理单元内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单元主题框架。例如,在一个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课文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自然之美的,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拓展课外阅读资源: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是与单元课文相关的文章、书籍,也可以是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通过拓展课外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三)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例如,在教学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逼真的自然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
问题导向法: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例如,在教学一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理解寓言的寓意。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单元内课文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等问题,然后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
结语
基于大单元背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准设定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阅读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分层阅读教学活动和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服务。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为教师开展大单元阅读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创设趣味情境,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叶琴.当代教研论 丛,2019(08).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郑国容.名师 在线,2024(20).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设情境. 王燕静.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8(08).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张红.课外语 文,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