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低碳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与优化路径

作者

谢德森

四川川煤第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引言: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绿色建筑和低碳施工已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低碳施工技术贯穿项目管理各环节,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工程品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低碳施工技术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应用推广、技术集成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系统评价低碳施工技术的实际效果,深入探讨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的优化路径,成为实现建筑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行业发展需求,对低碳施工技术的类型、成效及优化措施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助力建筑行业绿色升级。

一、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技术的内涵及类型

低碳施工技术是指在绿色建筑工程各环节中,采用先进的材料、设备、工艺和管理手段,实现碳排放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影响最优化的施工管理体系。低碳施工不仅关注施工过程的碳排放控制,还涵盖材料采购、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管理。主要技术类型包括高性能节能建材应用、装配式建筑、绿色搅拌站与绿色混凝土、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施工设备、雨水收集与中水回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BIM与智能化施工管理等。高性能节能建材的使用可有效降低能耗,装配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废弃物,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资源调度和能耗管控水平,绿色施工机械设备降低能耗和污染。随着绿色建筑标准的不断提高,低碳施工技术类型日益多元,覆盖建筑施工全周期,成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支撑。

二、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成效

目前,低碳施工技术在我国绿色建筑工程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部分重点工程和城市积极试点绿色建造和低碳施工,推动了装配式建筑、节能建材、智能化设备等多项技术的实际应用。绿色搅拌站在混凝土生产环节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智能运输管理减少了物流环节碳排放,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提升,部分项目已实现建筑垃圾基本“零填埋”。

从应用成效看,低碳施工技术带来了多方面的显著提升。首先,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的综合应用,建筑项目整体能耗降低,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其次,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循环利用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重持续上升。再次,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粉尘、噪声、废水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企业的绿色管理能力同步提升,低碳施工推动项目管理标准化、流程信息化,为企业赢得社会声誉和政策支持。然而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低碳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项目措施落实不到位、技术成本较高等问题。政策激励、标准体系、技术集成及人才队伍建设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技术的优化路径

针对当前低碳施工技术应用中的瓶颈,需系统优化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路径。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与集成,重点推动高性能建材、装配式建筑、智能绿色管理平台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技术发展。其次要完善工程管理体系,推行全过程碳排放管理,建立施工阶段碳排放评估和动态监测机制,实现碳足迹实时管理与调控。

第三,要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推广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绿色施工深度融合,提升施工计划、资源调度、能耗管控和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智能建造与绿色施工协同发展,实现低碳理念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第四,要创新激励机制与政策环境。完善绿色建筑和低碳施工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健全低碳施工认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增强企业低碳技术应用积极性。加大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引导、监管和考核力度,推广优秀低碳施工技术和经验。

第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持续开展低碳施工技术培训、绿色建造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绿色理念,促进低碳施工技术在全流程中的落地。

第六,要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环节低碳技术的全链条协同。加强与材料、设备、智能服务企业的合作,形成低碳施工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提升绿色建筑工程整体效益。

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低碳施工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推广低碳施工技术需构建系统的保障机制。政策方面,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低碳施工扶持政策,为企业低碳技术应用提供规范和激励。管理方面,将低碳施工成效纳入绿色建筑评价和项目考核体系,激励企业主动采用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技术方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与创新,整合材料、设备、设计、施工等资源,联合攻关低碳施工核心技术。

同时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提升社会对绿色建筑与低碳施工的认知和认可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企业应健全内部绿色管理制度,推行全员、全过程、全要素低碳管理责任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低碳绩效评价,提升团队执行力和创新力。此外,要加强低碳施工与绿色金融、碳交易等新型经济工具的结合,促进绿色项目投融资和碳减排经济价值实现,为低碳施工技术创新与推广提供资金和市场保障。

五、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工程低碳施工技术将呈现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在低碳施工全过程深度集成,实现碳排放在线监测、动态调控和智能优化。装配式、工业化建造将进一步普及,推动建筑工业化与低碳化深度融合。

结论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低碳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建筑业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梳理了低碳施工技术的类型、应用成效,总结了主要问题,并提出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政策激励和产业协同等优化路径。研究认为,科学引入和优化低碳施工技术体系,不仅能降低建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还提升了企业绿色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今后应继续加强低碳施工技术研发与推广,完善相关标准和政策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协同创新,为我国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宏伟, 刘俊峰. 绿色建筑工程中低碳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优化[J].施工技术, 2022(12): 94-98.

[2] 王健, 张林. 低碳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提升路径[J]. 建筑经济, 2023(07): 116-120.

[3] 宋莉. 绿色建筑低碳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建筑科技,2022(18):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