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公路与水利工程建设费用及工程计价的比较分析
孙艳波
葫芦岛市审计服务中心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0
引言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建筑、公路与水利工程在城镇化、交通完善及水资源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如何统筹发展三者已成为重要课题。工程管理者应掌握它们之间的建设费用及工程计价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工程特点、费用构成、计价体系、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建筑、公路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费用构成及工程计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一、建筑、公路与水利工程的特点比较。
建筑工程、公路工程与水利工程在工程性质、规模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建筑工程主要涉及房建、厂房等建筑物的建造,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其特点是工程规模相对不大,施工技术标准化,但功能性要求较高。需要考虑建筑美学、空间布局、使用功能等多方面因素。
公路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等,对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其特点是规模较大,涉及面广,需要考虑地形地貌、交通流量、安全性等要求。
水利工程包括防洪坝、灌溉工程等。其特点是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对环境有很大影响。需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
二、工程建设费用的组成分析
在建筑、公路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费用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通常是由直接费、设备购置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和专项费用组成。[1]
2.1 直接费及其它费用分析
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组成,人工费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材料费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及构配件等的费用,施工机械费指消耗在工程项目上的机械磨损、维修和动力燃料费等;设备购置费指设计明确列入设备清单的设备费用;措施费包括冬雨季施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等;企业管理费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规费税金指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专项费用包括安全生产费等费用;利润指施工企业完成工程获得的盈利。以上这些费用构成要素基本相同。[1]
2.2 临时工程费用分析
上述三个行业的的建设费用中,为辅助主体工程施工所修建的生产和生活用的施工临时工程费用则有所不同。施工临时工程包括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指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建造的临时房屋,包括施工仓库、办公及生活、文化福利建筑及所需的配套设施工程;施工场外供电工程,包括从现有电网向施工现场的供电输电线路。由于公路与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还包括施工交通工程,包括施工现场内外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临时工程。水利工程的临时工程还包括导流工程,包括导流明渠、导流洞、施工围堰等。由于水利工程的复杂性,造成建设费用更高,投资额更大。[2]
三、工程计价体系及构成分析
建筑、公路与水利行业的工程计价系基本思路和原理相同,即依据国家和行业发布的计价规范和概预算定额,并结合市场价组成综合单价。按国家及行业工程量计算标准编制工程量,再依据定额及计价规则,最后组成工程造价。
3.1 综合单价组成分析
建筑与公路和水利行业的综合单价组成有所不同。建筑工程综合单价采用不含增值税的税前全费用价格,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组成,并包括合理范围的风险费,以及不可获缺的辅助工作所需的费用。〔3〕税金需单独计量,这是建筑工程计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公路工程与水利工程均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体系。即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税金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这种计价方式在费用构成上更加全面,工程造价的计算更加简便。
3.2 定额编制与计价规则分析
三个行业在定额编制和计价规则方面也略有差异。如模板工程的计价,公路定额的模板工程费用包含在相关定额内,无需对模板工程进行单独的计量和组价;建筑及水利工程需对每个部位和类型的模板进行分别计算和组价,计价过程相对复杂。再如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的计价,在建筑工程中,不同类型的大型机械设备都有相应的定额子目,这种计价的优点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便于操作和管理;公路工程需要按相应费率计取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由于水利工程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施工环境复杂,难以制定统一的定额或费率标准,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则需自主组价,这会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报价差异较大,增加了造价管理的难度。
同时上述三个行业定额也具有可参照性,如水利工程定额对大型桥梁工程措施费比较少,而公路工程定额桥梁措施费则很全面,自主组价时可以参考其中的人、材、机消耗来编制。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专业的定额及计价规则充分理解,深刻领悟并学以致用,未来行业整合或进一步推动计价标准统一化。
四、影响建设费用的关键因素分析
4.1 自然环境地质因素
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建筑物荷载引起地基岩土体的沉陷变形和剪切滑动;人工开挖造成边坡或地下洞室岩土体的变形和失稳破坏。〔4〕为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建设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地基处理措施及支护加固措施,如强夯,法、桩基法、土钉墙、锚杆支护等。这些处理措施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材料和施工成本,还可能延长施工工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地形地貌对路线选择、土石方工程量有重大影响。建设山区公路常常需要设置展线,通过延长路线长度来降低纵坡坡度,以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这会导致土石方工程量大幅增加,不仅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工投入,还会产生较高的运输费用。地质结构及水文情况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和费用的关键因素。复杂地质需要更多的加固措施而增加成本,水文情况的变化也给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往往需要建设泄洪设施和清淤设施,使得工程的投资大幅增加。
5.2 工程规模因素
建筑工程的规模相对公路和水利工程而言通常较小,但其设计复杂度和功能性要求却对建设费用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对建筑功能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建筑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从而导致费用增加。公路工程规模较大,但标准化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规模降低成本。规模化效应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公路工程规模化效应主要体现在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和施工组织等方面。水利工程规模最大,通常包括水库、水电站、灌溉渠道、供水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个组成部分的进度和质量。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众多,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5.3 施工技术与建筑材料因素
在建筑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工程的建设模式和成本结构。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为建筑工程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对建设费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公路工程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施工工艺上,在跨越山地、河流等可能会采取特殊的工艺公路,如桥梁的悬臂浇筑法、隧道的盾构法等,这种工艺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水利工程对材料的要求更高,需要耐久性和抗侵蚀性强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和防渗材料等。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渗性等特点,能满足水利工程长期运行的要求。防渗材料用于防止水的渗漏,是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材料,这些特殊材料导致工程成本上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对专业设备和工艺的高度依赖,也使其施工费用显著增高。
五、结束语
建筑、公路与水利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在建设费用控制和计价体系完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通过行业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合理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有铭.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9,7-21
[2]王治明.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 [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17
[3]卢立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4,5
[4]王朋基.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