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以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为例的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作者

应文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运动魅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然而,在现代体育教育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困境,其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二、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2.1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

在当前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被纳入课程体系,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教学内容多集中在武术套路、太极拳等少数项目上,缺乏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摔跤、射箭等的挖掘和推广,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过于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整齐性,忽视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2 新兴体育项目教学现状

新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难以全面开设新兴体育项目课程。此外,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新兴体育项目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管理不规范,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和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三、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的价值与意义

3.1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能够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局限,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与新兴体育项目的创新元素相结合,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将民族传统射箭项目与现代电子射箭设备相结合,既保留了射箭项目的传统魅力,又增加了科技感和趣味性,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3.2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新兴体育项目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则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两者融合后,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育学习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通过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借助新兴项目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在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特点,从而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同时,新兴体育项目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模式也能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3.4 推动体育教育多元化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体育教育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一模式,使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体育教育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四、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的体育教学创新策略

4.1 创新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发挥极限飞盘规则灵活、强调团队协作的特点,与民族传统体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运动形式有机结合。针对不同性别学生,设计适配的融合项目,如女生开展 “空竹飞盘接力赛”,将抖空竹滚动与飞盘抛接结合,锻炼手眼协调;男生的 “龙形飞盘攻防战”,借鉴飞盘战术操控舞龙进行攻防,“飞盘靶心射箭赛”,以飞盘为箭靶,融入移动射击元素。教学进度遵循从基础技能学习,到文化内涵理解,再到创新实践应用的完整体系,同时兼顾学生性别、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差异,确保课程兼具系统性与连贯性。

4.2 改进教学方法

为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极限飞盘的深度融合,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如“古代武馆飞盘比武”场景激发兴趣;项目式教学法驱动学生设计融合赛事方案;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高难度融合动作。

4.3 加强师资培养

教师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教学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一方面,要组织教师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专项培训,让教师深入了解项目的技术特点、文化内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探索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4.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教学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改变传统以技能考核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五.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在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融合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更是职业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探索。通过将极限飞盘的团队协作、灵活创新特性与舞龙、射箭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度融合,结合专业特色设计“机械舞狮飞盘障碍赛”“3D 打印飞盘射箭赛”等创新课程,辅以情境教学、VR/AR 技术应用等多元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热情,又提升了其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这种融合模式打破了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壁垒,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与快速应变能力。未来,持续深化该融合模式,完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将为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持久动力,推动体育教育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雪珍.基于学生职业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0):74-77.

[2] 唐宁,王桐青.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36.

[3] 张利,张振颖.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81-84.

[4] 赵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研究——评《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31(1):203-204.

[5]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6]蔡翔英,许洁,董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3):47-51.

[7]陈双娇,汪明春,徐苗苗.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9):61-65

注:本文系 2025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以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项目融合为例的体育教学创新研究”(2025KY-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