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

周阳 徐艳蕾 于秀玲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130118

摘要: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存在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实践环节支持不足、教师队伍结构和业务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职业素养。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性培养,推动“产学研融合”实践支持体系的建设,并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高质量教育体系;实践能力

1 引言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支持、教师队伍的素质等方面亟待改进。本文将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教育体系的问题,探索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旨在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学术与产业的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显著差异,但当前的教育体系未能针对性地进行区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在背景和需求上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其培养方式应有所区别。然而,许多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仍沿用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未能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其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2.2 实践环节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充分的实践环节支持,但当前许多高校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与指导上存在不足。很多学校未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和机会,缺乏完善的指导体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实践环节缺乏有效支持,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影响了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加强指导,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

2.3 教师队伍的结构和业务能力的问题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教师队伍结构和业务能力亟待提升的问题。许多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依然以学术研究生的教师为主体,缺乏一支具备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高素质的专职师资队伍。此外,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限制了他们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与支持。这一现状导致教育效果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在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3 能力培养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探索

3.1 制定差异化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根据不同学科和行业需求制定差异化培养模式。以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为平台,精细化分析各专业领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不仅要注重学术理论深度,还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增加跨学科课程,强化应用性与创新性。课程内容应定期更新,紧跟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确保培养模式的前瞻性与时效性。

3.2 构建“产学研融合”实践支持体系

针对农业特色学校中电子信息与农业信息化专业的专硕,构建“产学研融合”实践支持体系应聚焦于加强与农业产业、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际项目驱动课程设置,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与农业企业联合研发新技术,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3 教师队伍结构与业务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应通过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企业专家、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同时,可以为教师提供定期的行业培训与实践机会,增强其对农业领域的实际应用理解和技术更新。通过优化教师结构,补充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4 总结

本研究探讨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问题,分析了现有教育体系中的不足,特别是在实践环节的指导支持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与业务能力方面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制定差异化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支持体系以及提升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能力等对策。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岩岩,牛军明.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与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 42(33):48-53.

[2]熊玲,卢开聪,许勇,等.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8):13-21.

[3]涂宗财,肖子良,王辉,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理工科研究生"1+6"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3):40-44.

[4]魏继宗,王红梅,孟亚玲.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状况,特点与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10):92-97.

[5]高书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策略——基于系统理论的战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22(1):6.

作者简介:

周阳,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所在省市:吉林省长春市;邮政编码:130118;

徐艳蕾,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于秀玲,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2024年度课题,批准号为GH24590

项目:吉林农业大学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为2023YJG26

项目:吉林农业大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批准号为2022XJZ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