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日常教育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探索

作者

谭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小学 重庆 石柱 401109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处于逐步发展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习惯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各项习惯至关重要[1]。小学日常教育中强化学生习惯培养,教师要扮演好设计者和指导者角色,从学生兴趣爱好、习惯表现等维度入手,创新优化日常教育活动,为其学习和探索提供机会。这将更好地满足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使他们有良好习惯相伴,迈向美好明天,长成素养高、责任大的社会栋梁。

一、优化日常教育模式,营造良好习惯氛围

良好班级环境是学生习惯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基础,教师应致力于营造民主、包容、温馨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下接受习惯的引导[2]。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便要优化日常教育模式,将学生习惯养成渗透至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积极的生态支持,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习惯养成环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共同拟定各项管理制度,这将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和执行自觉性,构建起良好班级文化,达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目标。

例如,教师将习惯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比如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书写规范、阅读专注等习惯,数学学科强化学生严谨计算、有序思考的习惯,这将使得各学科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养分”。管理制度是习惯养成的保障,教师先引出“期末考试”这一课题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展开制定。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设立“习惯监督小组”,由班级每一位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定期对班级学生习惯表现展开记录、评定和反馈,将统计到的数据反馈给学生,一同商讨解决对策,助力班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清晰认知习惯短板,以良好习惯滋养终身发展。

二、强化主题班会开展,剖析良好习惯形式

主题班会是小学日常教育的重要载体,属于班级德育活动的一种集中呈现方式,更易于学生良好习惯培育。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便要围绕学生个性需求和实际表现,强化主题班会开展,通过剖析学生典型错误习惯表现,课堂上引领学生展开激烈沟通与交流,这更易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聚焦习惯养成主题,为学生提供行为反思、榜样学习的平台,带领学生剖析习惯构成、价值与实践路径,这将促进学生对良好习惯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

例如,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家校沟通、学习成果分析等多种方式,将精准捕捉到学生个性需求和实际表现,了解中年级学生表现的“缺乏时间管理”(作业拖沓、课间混乱)等问题,据此开展“时间小主人-我的课件与作业”主题班会活动,确保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获得循序渐进地开展。主题班会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作业潦草被误读”的视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些习惯带来了什么?”这样学生将意识到习惯问题对自身和他人的干扰。主题班会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在“习惯啄木鸟”反思墙上用文字、绘画等不同形式记录自己的习惯小毛病,激发学生“我要规范行为、我要成为榜样”的内在自觉,和学生一同制定完善方案,助力学生深度的自我管理,以扎实行为表现,拥抱自主成长的美好未来。

三、注重实践活动体验,规范学生习惯表现

实践是学生直接积累经验、内化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更易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尝试习惯,经历“做中学”、“错中学”等一系列过程,加深学生对良好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知。这个过程中,教师便要强化学生课程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参与机会,策划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富有趣味性的实践项目,这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锻炼,还能增强对良好习惯的理解,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标准,同时激发自我规范的意识,为习惯规范与巩固提供“活力引擎”。

例如,教师开展以“班级生态小管家”为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该活动涉及“植物养护”、“垃圾分类”、“秩序管理”等各项任务,让学生在具体行动中,逐步触摸习惯养成的“脉络”。比如“垃圾分类”活动中,学生需要收集班级内部的各种垃圾,在“垃圾分类分拣”竞赛活动中比拼分类速度和准确率,并在活动结束后用这些可回收物制作“生态笔筒”等实用物品,这样学生环保习惯将得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深度转化。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从“任务完成度”、“习惯养成值”等维度展开评价,将学生成长轨迹可视化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实现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践行”的跨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对其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活动形式实现日常教育在习惯培养中的作用。而随着小学生快速发展和教育逐步改革,展望未来,小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深入分析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持续优化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策略,以此有效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和社会规范意识,从而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雪.知行合一以成良习——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5,(02):41-44.

[2] 黄 秀 喜 . 面 向 小 学 生 全 面 开 展 行 为 习 惯 养 成 教 育 研 究 [J]. 生 活 教育,2024,(26):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