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下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的策略探索
吴丽华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第二小学校 113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于小学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应当立足于传统教育的基础,主动寻找创新的切入点,站在根本的角度进行创新[1]。就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工作而言,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新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此之中,人工智能及其技术,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教学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人工智能,主动将相关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课堂互动精准化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精准的课堂教学活动。AI通过基于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及时获取学生说话内容,对对话结构和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判定,向教师反馈结果[2]。通过采用基于AI交互游戏和情境场景技术,设计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有效课堂交互游戏环境,让学生在有效参与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教材知识的理解。精准的课堂教学不仅提升教学效果,也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腊八粥》教学过程中,课堂上,采用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跟踪并监测学生朗读文本的语言语调,准确定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于其中的错误或者不好的语调,系统可以及时警示,以此针对该情况进行指导,提升阅读能力。在讨论文章思想的时候,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判定学生讲述的是否有逻辑性,是否有说理正确,有些学生提到腊八粥材料的种类很多,AI会分析学生讲述的逻辑,教师依照学生讲述的情况来引导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地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另外,借助AI创造出虚拟场景,将学生“化身为”一个厨师,依照课文做的腊八粥,增加学生的沉浸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领会课文的核心,语言与逻辑都一同在交流中得到锻炼,提升课程效果。
二、依托人工智能,推动学习方式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实现形式,代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借助AI技术,可以达成这一目标。通过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AI能够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并建立学习画像。智能教育机器人则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并即时反馈、提出建议,弥补传统课堂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局限。进行个性化教学模式实施,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能让其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过程中,课前,利用AI学习平台收集关于学生有关海的既有知识及介绍风景的文章预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建模,从而更深地了解学生在单词记忆和段落理解方面存在的差异。课堂上,根据学生即时给出的反馈结果,智能助理机器人侧重解决学生中较难理解的学生问题,如解释“五光十色”
一词在句子中是如何恰当地描述海水色彩缤纷的。课后,AI会结合学生在校情况定制差异化作业,对于基础差的低年级学生主要练习单词,而中等偏上能力的学生则需要完成发散式的写作练习如自己家乡的美丽风景。这样每个学生均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这样即提高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从而促进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借助人工智能,构建评价体系多元化
人工智能构建评价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即时、精准地采集和分析数据。在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构建评价体系,需要利用智能教学平台的大数据技术,通过发布多元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上传测试答案和学习作品,在依靠AI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即时反馈完成情况,为教师提供精准的动态评价。在分析结果中,教师不仅能得到任务情况的详细数据,还能获得学生学习的分析画像,帮助学生针对性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季之美》教学过程中,在平台中创建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写介绍四季的习作,朗读课文录音,参加有关四季特点的网上小测试等。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内容上传到平台上后,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完成分析,文章方面可以给出使用词汇、语法是否顺畅、描写的生动形象;声音部分能够分析音色、感情等,小测试方面也能够计算出正确率和出错的位置。这样,教师可以很快就能获得学生的个体性和集体性的任务完成的数据,得到由AI生成的每个人的学生学情图谱,明确看出每个学生在各个任务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根据精准的数据反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补全知识缺陷,深化学生对《四季之美》一文的认识和感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的引入为小学语言学科教学增添新鲜活力,让教学更有效高质,也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在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激发求知欲与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最大化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优势,并依据教学情况及个人需求营造出高效化语言学科智慧教学环境,更好地促使语言学科的变革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 双 武 . 人 工 智 能 视 域 下 的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J]. 中 小 学 电 教 ( 教学),2025,(06):82-84.
[2]窦林苗.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5,(0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