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疫情时代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李学森 赵晓彤
邢台市襄都区火炬中心学校 河北邢台 054001
摘要:“后疫情时代”对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因新冠疫情特殊背景的影响,线上教育一度成为教育主线,但也因转型迅猛,暴露出的局限性也教为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经过不断的深入实践,发现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证明只有把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连接性、交互性,趣味性,因为它能帮助教师愉快地教,学生轻松的学,这样更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混合式教学 探究
引言
新冠病毒疫情给教育带来了深远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教育大国,我国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从外国或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发作,而且可能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后疫情时代”对教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
一、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
1.单一的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多
线上教学即利用网络平台等通过直播软件或网络交流平台等为载体实现日常教与学的任务。疫情之前,我们小学阶段,线上教学几乎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尤其对乡村或薄弱学校而言,可以说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疫情之后,教师瞬间转型为网络“主播”,开启了线上教学之旅。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师生疫情封控居家期间的教学的问题。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同时在线上教学期间,因为教学模式转型过快,涉及范围广。线上教学也冒出了许多“网络翻车”问题,暴露了很多弊端。具体表现为:一是线上教学因网络平台问题,经常出现师生音视频传播不同步、网络卡顿延迟等现象。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二是因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难以长时间聚焦网络课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上课时有走马观花、神游四海的现象。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2.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有局限性
线下教学即传统教学模式,师生聚集在学校课堂,以班级单元,师生通过课堂面对面的实现教与学,师生可以面对面互动。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教师容易满堂灌,教师是主导,学生多是被动的学习。如:(1)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往往是“填鸭式”、“灌输式”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对于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和积极性。(2)线下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等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3)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的是班级授课,教师的授课主要是进行统一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重因材施教和课外教学,教学内容也只局限于教材。所以单一的教学模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有线上和线下教学混合运用才可以互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
混合式教学不是单一的线上授课,而是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网络媒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要要确定一个专属的教学软件或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一站式完成对课程的授课、学习、课后练习等环节。以这样的平台为依托,把线下课堂教学更多用于实践活动、用于查漏补缺、个体辅导、共性统筹。线上和线下教学这样的有机结合产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连接性、交互性,趣味性,可以帮助教师愉快地教,学生轻松的学,这样更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2.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助于统筹全局并兼顾个体
因个性差异,尽管同样的师资设备,同样的学习时间,一个班级里面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依然不同。这是一个普遍的教学现象。所以说,教育实际上还是需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是在线下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限制下,一个教师要面对很多名学生,很多教师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很难或没有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线上搭载线下,线下教育对全体学生,线下教育针对个体学生,针对不同个性学生展开不同教学方案,可以实现对有需要的学生“远程问症”“对症下药”。
三、进一步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混合式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和自律方面教育
一轮网课下来之后,二级分化进一步加大,很多平时优秀的学生,成绩出现明显的下滑,很多平时学习习惯好,自律的学生成绩明显提升。这说明无论是那种教学方式,关键还是看学习态度和习惯。但是小学生因年龄性格特点,完全的自律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教师、家长加强干预和管控。只有学生的养成教育到位,并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师生再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那么学习将是一件如鱼得水,事半功倍的事情。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律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加强网络素养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引导教育
2.混合式教学要充分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势资源
目前各类网络教育教学平台不胜牧举,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目前最完善,最优越、最综合的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平台。而且是教育部主管,中央电教馆主办。平台内所有资源都是经过层层筛选,专家评审后的一线优质资源。同时平台分为教师、家长、学生三类账户,不同的身份可以获得不同的资源,为教师备课、家长辅导、学生自学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条件。所以混合式教学借助国建中小学教育智慧平台无疑是最优选择。
3.混合式教学需要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更是互联网+教育时代,当前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期,教育信息化,不但是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更要求教师具备与之适应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所以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事关教育质量、事关教育信息化、事关教育技术的提升。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大势所趋。其实线上教育最大的困惑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学生长时间霸屏对视力、身体等方面不好,二是学生在网课期间不好监控,出现学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现象,看似在线上学习,实则早已分屏游戏或网聊等。其实这看似是困惑,实际上还是部分教师、家长信息技术能力欠缺造成的,现在很多软件、APP、路由器等都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或绿色上网模式。比如:火绒软件可以设置电脑中的软件、网页等是否开启或关闭。成长守护APP,可以远程控制电脑手机等终端的使用,可以随时监控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智能手机本身也自带健康使用功能。所以教师和家长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监控能力,完全可以更加有效的监控学生网课情况的。
结论
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目的不是为了使用在线平台,不单是为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不是为了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而是为了要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既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今后应更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源优势,将此方式积极的推广到更多更广的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力争早日实现大国“大先生”的教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周露芳.课程信息化教学混合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探索——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3):47-49.
[2]崔爱霞.巧用多媒体资源助推语文提质增效[J].语文天地,2019(20).
备注: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省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后疫情时代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bdj2022050,主持人:李学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