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共生视角下低段微童话创作的分层指导策略
王海萌
洛阳市零一四学校 河南 洛阳 471000
前言:
微童话因其“篇幅短小”“结构清晰”“想象空间大”的特性,成为适配低年级认知特点的写作载体,如何将微童话创作转化为可量化、可操作的分层任务,仍需突破教学工具与评价方式的创新。将创作过程细化为“基础补全”“进阶对话”“创造续编”三个层级,并匹配“三要素模板”“星级创作卡”等工具,教师能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认知支架,符合儿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更能通过“小步快走”的方式持续激发创作兴趣。
一、要素拆解式仿写
低年级学生写作常因缺乏结构意识而陷入混乱,读写共生理论强调通过分解经典文本要素降低创作难度[1]。
教学中,笔者以《丑小鸭》为例设计“三要素的板块”(角色+地点+事件),要求学生先补全单一句子,之后重新组合经典情境段教师提供基础情境单句“丑小鸭在(地点) (事件)”,让学生补全地点+动作(丑小鸭+池塘边+孤单地游着)等。同时,教师让学生寻找关键信息,初步感知经典文本。例如学生最终补全为“丑小鸭在池塘边孤单地游着”。从儿童心理认知层面来分析,这一设计符合低年段学生“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故事情节,只需要将抽象而熟悉的角色(丑小鸭)进行具体的地点(池塘边)、动作(游着)搭配,然后进行组合就能生成一个意象上的具体可感知的情境。
当学生完成基础句式后,教师通过连续追问,引导学生观察经典文本中的隐性信息,逐步丰富描写维度。例如,针对“丑小鸭在池塘边孤单地游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环境追问:“池塘边有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事物,如“结满薄冰的湖面”“枯黄的芦苇丛”“远处嬉戏的鸭子”)
2.动作追问:“丑小鸭游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引导学生观察角色状态,如“缩着脖子”“缓缓游动”“把头埋进翅膀里”)
3.心理追问:“丑小鸭抬头望向天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情感,如“眼神里满是迷茫”“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我什么时候能找到朋友”)
二、对话驱动式进阶
经典的对话设计不仅推动文本情节的发展、烘托角色性格的特点,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是一段语言和生活经验缺乏的对话。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低水平语言能力,分层指导策略下教师可在学生完成简单情节后,设计“对话补白”任务,对经典文本对话进行复原。
例如《雪孩子》中告别情节的教学,在完成“雪孩子在雪地和小兔玩,自己身体开始融化”的情节设计后,教师可提问:“雪孩子说了什么?小兔怎么办?”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如:雪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好像变成雪花似的:“小兔,我变成一朵白白云朵儿……我会在天上看着你,别难过,明年冬天我再和你一起玩。小兔抓着雪孩子留下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儿:“我不要你走,我不要你走!你答应好和我,再堆个更大的雪人。”如果小兔再做些什么呢?学生可继续补白:“小兔摘下自己的围巾,轻轻盖在雪孩子留下的小雪堆上,围巾的一角在风的吹拂下轻轻飞起来,真像一面小小的旗子”。
这样学生通过对话补白将“旁观者视角”转换为“当事人视角”,用对话复原经典场景,能够促进学生对雪孩子无私的精神品质和小兔的眷恋情感的理解、内化。另外,学生在设计对话时,从“言辞空洞无物”转向“言有所据”,一方面对话更符合角色身份与情境需要,还原了经典情境的温度,另一方面也融入了自身对角色的理解与感受。
三、结局创编式拓展
经典童话的结局往往具有开放性,但低年级学生常因思维定式,复述出与原文高度相似的结尾[2]。分层指导中,教师可通过“开放式问题链”引导学生突破常规。
以《豌豆公主》为例,发散设问:假设“公主没有被豌豆硌醒”。如:学生在完成“老皇后铺床下豌豆,验证公主身份”的经典故事之后,“假如豌豆并没有硌醒公主,皇后会说什么?”“如果公主被皇后试探过之后,会说什么?”学生 A:“皇后皱了皱眉头说:‘这姑娘皮肤太粗糙了肯定不是真公主!’公主却笑道:‘一个真正的公主,谁用不着用豌豆来证明自己,善良的心胜过任何最好的床垫’。”教师继续设问:“如果皇后听了公主话后,有什么表现?”,学生 B:“皇后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说得好,孩子。是我对形式太较真了’。她取下皇冠,轻轻戴在公主的头上:‘从今日起,你就是真正的公主’”。
这样开放式提问的问题链以“假设—验证—再假设”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实践结果上看,学生的作文由“复述经典”发展到“重构主题”,将原有“验证身份”的单一化结局转化为“内在品质比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深刻主题,实现了经典童话的创造性改编。
总结:
读写共生视角下的低段微童话分层指导策略,通过构建“素材简化-任务分层-评价创新”的三维支架,有效解决了低年级写作教学的畏难困境,随着“微童话资源包”与“班级奇想录”等成果的推广,分层指导策略有望为更多低年级写作课堂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推动儿童从“被动写作”向“主动表达”的持续进阶。
参考文献:
[1]黄轮.基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小学低年级童话故事创作教学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5,(01):51-53.
[2] 郑启 辰. 小学 童话 群文 阅读 实行 读写 结合 策略 探索 [J]. 小学 教学 研究,2024,(2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