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生心理与健康教育中融合培养意志与合作能力

作者

楼彬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中学 322100

前言: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修订和实施,各地中学开始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探索多种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社会生态理论,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在心理与健康教育中融合培养意志与合作能力的策略体系,旨在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情境式挑战任务法培养意志坚韧性

情境式挑战任务法是结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创设出有一定挑战的任务的情境,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挑战自己,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这样既满足初中生喜欢挑战的天性,又满足了他们想要被别人认可与接纳的天性[1]。

教师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程度来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挑战任务,比如七年级可以安排“多人绑腿竞走”的游戏,在游戏里要协调步伐去完成竞走,八年级可以开展“无声建造”的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学生不说话就合作做一个建筑模型,九年级可以设计“生存挑战”的模拟活动,模仿荒岛求生的情景,让同学们组成小组来解决种种困难。

要么,在工作中有意制造一些困难和挫折,让学生经受一番挫折的洗礼,比如,笔者在开展心理健康课“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单元教学时,在课堂上布置“纸塔挑战”活动,让学生利用限定材料(10 张 A4 纸与 1 个卷筒胶带),在 30 分钟时间内搭造出尽可能高的纸塔,在此活动中,有意减少材料供应,并且在活动中突然“出现一场风暴”,考验学生们的应变能力与意志力。

挑战时,建立正面反馈机制,肯定学生的付出和进步,一次“信任背摔”的时候,有个学生很怕高,就是不敢把身子放下来,旁边的同学也没有笑他,也不放弃,一直给他做示范,鼓励他,当学生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勇敢地往下掉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给他鼓起了掌,这种支持给学生增添了很大的信心和毅力。

二、分层式合作学习法促进团队协作能力

分层式合作学习法,就是把学生按照各自的特点以及能力层次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开展有组织的合作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意识与合作能力,为不同学生赋予适宜的发挥余地和挑战任务。

七年级“学会与他人合作”的主题课中,教师安排了“心灵桥梁”分层合作活动。通过前期性格测试和观察,将学生分成6 人小组,每一组里既有外向型、也有内向型;既有领导型,也有执行型。

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做“互相了解”。组内成员每人找一个小伙伴,两个人相互交流了解(用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卡),在五分钟时间内了解自己伙伴的特点、优点和爱好。第二个层次“组建团队”,小组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出一个大家都有优点的团队标志和团队口号。第三个层次“超越困难”,小组利用提供的材料(纸板,绳子,胶带等)20 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搭建一个可以承受一本科目的书重的纸桥。

小组在活动中,部分学生开始配合得不顺畅,小组在做“纸桥”的时候,第一次试做的时候没有成功,纸桥刚刚放上教科书的时候就倒了,有两个同学之间发生了争执,想要放弃这次的任务。教师没有去干涉,而是告诉组长回想起第一层次里每一个人的优点,大家有什么特长可以贡献出来,回想一下,你们每个人有什么优点?

经过反思,小组成员重新分配工作: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做搭桥人,细心的同学负责检查桥的结构是否稳固,有空间想象力的画图纸,善于与别人沟通的去安排协调各个部分。小组长也找平时比较安静的同学提意见,其实这位同学是有很好的结构设计想法的,最后小组搭出来一座很稳固的纸桥,比其他组搭的桥都快,培养了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面对失败还要坚持尝试的意志品质。

三、榜样引领与反思教学法培养内在动力

榜样引领、反思教学法,就是靠典范榜样来带动,再加上有条理的反思活动,帮助学生将意志品质、合作价值观纳入自己的认知范围的这种教育手段,这个方法很符合初中生的现状,能够提升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2]。

在九年级“坚持的力量”主题心理课上,本人就尝试了一节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合作能力的课程,在上课前让学生观看了一个“无臂钢琴师刘伟”的纪录片的小片段,展现他如何在失去了双臂的情况下,凭借双脚弹奏出优美的琴声。

随后,教师开展了三层次反思性讨论:

第一层:学生提到刘伟具有坚持、毅力和不放弃等品质

第二层:“你觉得刘伟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在讨论时,除了学生的意志力,还有背后家人的支持系统、教师的支持系统、社会的包容等。

第三层:“这个故事对你意味着什么,在你的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能从中学到什么呢?”学生开始把榜样精神联系到自己身上,有的人谈到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想放弃,有的人谈到团队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带领各个小组制定出“意志与合作挑战计划”,让学生选出自己一项需要坚持不懈的事情(晨跑、阅读等),组成“互助小组”,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每周反馈进度。一名学生在课后反思说:“以前觉得像刘伟那样的人离我很远,但今天让我知道原来意志是可以通过小事培养起来的,而且有伙伴一起坚持就变得不难。”基于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学习榜样意志品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并且通过反思把这种外化的学习经验转化成内在的动力,让自己的意志品质与合作精神得以提升。

总结:

初中生心理与健康教育中融合培养意志品质与合作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意志品质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持续关注、系统培养。本文提出的情境式挑战任务法、分层式合作学习法和榜样引领与反思教学法三种策略,为这一融合培养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意志品质与合作能力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凤鸣.体育活动何以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7):18.

[2]李宇航,刘悦,王欢.体育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春期健康,2024(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