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探三曲中梳理探究AI赋能下演绎观照
戴群美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灵溪校区 324000
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2022 年版新课标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就此,我以《山月当归》为例浅谈在小学高段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的实施策略。《山月当归》,是北师大张国龙教授新推出的一部现实题材少年小说,塑造了以铁桥、李花为代表的当代乡村少年群像。他们恰逢新的时代浪潮,在故乡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故事曲折、文字质朴、人性美好,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一、初始预热:快问快答,分享汇报
走进《山月当归》,我们将走进一个不曾熟悉的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少年群体。在初始预热阶段,我们展示阅读心得、交流阅读初感;呈现阅读小报,分享阅读收获。根据同学们所呈现的阅读心得和阅读小报,可开展类似于《答记者问》的“30 秒快问快答”活动,借助快速提问快速抢答的头脑风暴,快速激活前期的阅读记忆。这样的活动,既能避免传统读书交流分享的枯燥,又能引导学生在有趣的互动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如图 1 所示)

二、深入推进:“花样”阅读,梳理探究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探讨阅读问题,积聚阅读经验,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因此,2022 年版课标有意借助“梳理与探究”为整本书阅读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除将“梳理与探究”的要点隐含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总目标中外,学段学习内容更是明确提出“学习梳理作品的基本内容”“梳理、反思小学阶段的阅读生活”的要求,启发学生在梳理反思的基础上探究,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分享阅读中的经历和方法。
1.“花样”梳理脉络,整体把握内容
内容梳理,是让整本书阅读化难为易、顺利推进的台阶、良策。我们可以借助形象生动、一目了然的思维导图、表格等载体,指导学生“花样阅读”,抓住主要情节,梳理整本书脉络,在趣味性与艰巨性兼具的梳理活动中,将周期长、耗时多的整本书阅读推进下去,从而达成整体把握的阅读目标。
例如,根据《山月当归》文本特点,结合书中“内容简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边读边用简洁语言概括,完成情节鱼骨图,让整本书的架构脉络敞亮起来。在具体汇报中,我们还可采用有趣的“故事列车”形式,让每个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一章内容,然后按顺序拼接成完成的故事情节链,如有遗漏处可由同伴补充。
2.“花样”绘制图谱,走进故事人物
对于整本书阅读中关系杂、矛盾多的作品,我们则启发学生借助网状图、树状图等多种形式的思维导图,绘制人物关系图表,厘清人物关系,让丰富的情节冲突、复杂的人物关系变得清晰、一目了然。
(1)借助阅读支架一:“人物图谱”,厘清人物关系(如图 2 所示)

(2)借助阅读支架二:“人物名片”,了解人物特点(如图 3 所示)

(3)借助阅读支架三:“人物账号”,走进人物故事
在完成以上环节基础上,教师可与时俱进,提出“为书中人物设计社交账号主页”的任务,如可为书中主角设计“个性签名”、好友列表、发表动态等。
3.“花样”聚焦细节,感悟人物品格
聚焦细节,感悟品格。如聚焦“李花想放弃读书却又不甘心的心理活动”片段,引导思考:李花为什么要放弃读书?她真的甘心就这么放弃吗?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花?在同学们积极思考后小组讨论,相机交流并请生上台黑板上写下关键词,借此走进书中主人公米李花,深入感悟其人物品格。
三、进阶升华:AI 巧助力,演绎观照
1. AI 创“情景剧场”,演绎故事情景
《山月当归》故事情节丰富,适时选择学生喜欢的情节进行场景再现,深受学生喜欢。在此环节中,借助 AI 技术,创设“情景小剧场”,演绎故事片段场景,评价交流感悟小说情怀。当然,我们还可进行“跨媒介改编”,如将某一章节改编为广播剧,让学生分角色配音,加以 AI 音效;也可指导学生抓取关键情节转折点,绘制“四格漫画”。我们还可以设立“书信疗愈站”,以主角口吻给书中其他角色写信。
2.AI 开“人物盲盒”,穿越时空互动
巧借 AI 技术之东风,先让学生写出书中人物的名字(如主角、爷爷、小伙伴等),再利用即梦 AI 快速生成书中人物并呈现在教学屏幕中,然后以“人物盲盒”的游戏形式与生互动回答提问,如“你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你回到家乡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同样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还可穿越时空连线作品作家,以“走进作家直播间”的形式,让作家与同学们现场互动交流,激起更多的阅读新疑问和新期待。
3.观照“自我生活”,提升人生启发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阅读一本好书,还可以了解他人,照见“自我”!在《山月当归》阅读交流分享的尾声部分,我们因势利导展一场“辩论擂台赛”:主角离开家乡是勇敢还是逃避?又或者:现代人是否需要“当归”?同学们可结合书中证据观照自我,加以生活实例予以论述。分享交流至此,“有爱有梦,助力成长逐梦”的阅读主题已水到渠成!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持续、多角度、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才能保障阅读的有效、持续进行。瞄准2022 年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借助“梳理与探究”花式阅读,以及恰当运用当下热门的 AI 技术,我们便能打通阻点、破解难点,帮助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积聚阅读经验、提升整体认知、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沈永.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以 M《西游记》为例[J].文学少年,2022(14):1-3.
[2]陈倩荣.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新课程实践活动为例[J].教育界,2021(49):3.
[3]吴丽萍.梳理与探究:为整本书阅读助力提质[J].小学语文教学,2024(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