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童心向党”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陈娟

重庆市长寿区桃源小学校 401220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因素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打造“童心向党”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顺应时势、呼应时局[1]。将“童心向党”内容融入小学语文学习环境之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体会革命先辈的崇高品德,进而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党的感情。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历史责任感,实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整合课程内容,深挖红色教育资源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童心向党”校本课程需要对其内容进行系统整理、深度挖掘,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2]。同时,广泛挖掘课外红色教育资源,丰富课程素材。通过整合课内和课外资源,为构建红色教育内容体系作出积极的贡献。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深刻认识党光荣而辉煌的历史和伟大精神内涵,并在此过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真正将红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开国大典》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整合课内外红色教育资源。课堂上,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并且分析教材对开国大典盛大场面的细致描写,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的热切与喜悦,明白这一重大事件的意义。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一场景的振奋。课后,布置拓展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开国大典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筹备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各界人士的积极筹备等。还可以组织“开国大典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收集到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开国大典》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的红色资源相融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刻领悟党的奋斗历程,厚植爱国情怀。

二、巧设教学游戏,点燃红色学习热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充满兴趣。将“童心向党”校本课程注入到教学中,巧设教学游戏能有效点燃学生的红色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红色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游戏。红色知识竞赛则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红色知识。以游戏为依托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原本较为乏味的红色教育变得轻松有趣起来,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红色教育深入人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北京的春节》教学过程中,可巧妙融入“童心向党”元素并设计“红色春节知识大闯关”游戏。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场景,随后抛出问题:“在过去革命年代,战士们的春节又是怎样度过的呢?”随即,播放不同时期革命时代下战士春节的短视频片段,如红军在长征路上制作“团结饺子”、抗战时期人民与战士一起写春联等片段。然后,举行知识抢答大赛,将学生分为小组,设计“红色春节习俗猜猜猜”“革命先辈春节故事接龙”等环节。各个小组热情高涨、踊跃作答,这样严肃而欢乐的氛围下,学生不仅更深入地认识课文中春节的精神内涵,更了解到革命时代红色精神的传承,让红色教育与语文学习自然融合,引发学生对红色文化探索的兴趣。

三、开展实践活动,巩固红色学习成果

开展实践活动是巩固“童心向党”校本课程红色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将学生亲手接触到这个红色历史的同时更加感觉到对党的敬畏之情。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加入身边的红色文化传承中去。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也加强学生社会担当感以及社会实践性,让红色教育融入内心并落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将红色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例如,教师在进行《清明》教学过程中,巧妙结合“童心向党”校本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诗中的思乡情感,然后宣布即将开展一次非常的红色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到达之后,学生整齐列队,神情肃穆。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旁,学生摆上花束、静静地鞠躬,在烈士陵园前聆听讲解员对烈士英雄事迹的介绍。回到学校后,学生进行此次行动的热烈讨论和交流心得。有的学生为烈士们的事迹所感动,感叹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有的学生决心以这些革命先辈为榜样,做能为社会添砖加瓦的栋梁之材。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加深对《清明》这首诗情感内涵的认识,更在实地参观中巩固红色学习成果,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童心向党”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通过整合语文教材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红色教育得以融入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因而,教师将继续积累经验,调整教学策略,并持续修正课程内容,以便于“童心向党”校本课程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更为深远的教育影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丽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实现路径[J].文教资 料,2025,(06):137-139+144.

[2]厚海燕.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路径[J].智力,2024,(0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