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械制造中精密加工技术的误差分析与控制研究

作者

冯路辉

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 450000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制造作为核心产业,其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随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高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机械零件的精度要求已达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然而,在精密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工误差的产生,严重制约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精密加工技术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一)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

精密加工技术是指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工艺方法和测量手段,使加工后的零件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达到很高要求的加工技术。其加工精度通常在微米级(1-10 微米),甚至可以达到纳米级(0.1-100 纳米)。

(二)精密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精密加工技术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实力。

三、精密加工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机床误差

机床是精密加工的主要设备,机床的精度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机床误差主要包括几何误差、传动误差和热变形误差等。

1. 几何误差:会导致加工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产生偏差

2. 传动误差:会导致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下降。

3. 热变形误差:会导致机床各部件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二)刀具误差

刀具是精密加工的重要工具,刀具的精度和磨损状态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刀具误差主要包括刀具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磨损误差等。

1. 制造误差:会导致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下降。

2. 安装误差:会导致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产生偏差。

3. 磨损误差:会导致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尺寸精度下降。

(三)夹具误差

夹具用于夹持工件,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夹具误差主要包括夹具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定位误差等。

1. 制造误差:会导致工件的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2. 安装误差:会导致工件的加工位置产生偏差,影响加工精度。

3. 定位误差:会影响加工精度。

(四)工件误差

工件本身的材料性能、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等方面的误差会影响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和加工精度。

(五)测量误差

测量是精密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测量误差会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检测和质量控制。测量误差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误差、测量方法误差和测量人员误差等。

1. 测量仪器的精度误差: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2. 测量方法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量人员误差: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六)环境误差

环境因素对精密加工精度也有重要影响,环境误差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和灰尘等因素的影响。

1. 温度误差:会导致工件、刀具和机床的热变形,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2. 湿度误差:会导致工件和刀具的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影响加工精度。

3. 振动误差:•会导致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和工件发生相对位移,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4. 灰尘误差:会导致部件的磨损和测量误差的增大,影响加工质量。

四、精密加工误差的控制措施

(一)提高机床精度

1. 选择高精度的机床:根据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精度等级的机床。

2. 定期维护保养机床: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确保机床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3. 采用误差补偿技术:通过对机床误差的测量和分析,采用软件或硬件的方法对误差进行补偿。

(二)合理选择刀具和夹具

1. 选择高精度的刀具:根据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刀具类型。2. 正确安装刀具和夹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确保刀具和夹具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3. 定期检测刀具和夹具的精度: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校准,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和夹具。

(三)优化加工工艺

1. 合理选择加工参数:根据加工材料、刀具类型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合理选择加工参数。2. 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方法:如高速加工、精密磨削、电火花加工等,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3. 合理安排加工工序:遵循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原则,合理划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

(四)加强测量管理

1. 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根据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2.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如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相结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提高测量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责任心

(五)控制环境因素

1. 控制温度和湿度:安装空调和除湿设备,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对于高精度的加工车间,温度应控制在 20±1C ,湿度应控制在 40%60% 之间。

2. 减少振动和噪音: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振动和噪音,如在机床底部安装隔振装置

3. 保持车间清洁:应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和杂物的影响。

五、实际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机械制造企业在加工一种高精度的齿轮箱零件时,发现加工后的零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废品率较高。

(二)误差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 Q235B 钢,通过对加工过程的分析和测量,发现导致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机床方面存在主轴回转误差大、导轨直线度差及砂轮主轴热变形等问题,影响加工精度;其次,车刀、铣刀磨损快,砂轮修整精度不足,导致表面粗糙度不达标;再次,夹具定位面平面度误差较大,造成工件定位不准;此外,车间温度波动引起的热变形也对加工精度产生不利影响。

(三)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误差原因,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一是提高机床精度,如校准主轴、更换轴承、研磨导轨、改进冷却系统;二是选用耐磨性更强的硬质合金刀具,并定期更换与刃磨,同时提升夹具定位面的加工精度;三是优化加工工艺,调整切削参数,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采用先进磨削技术提高砂轮修整精度;四是改善加工环境,在车间安装空调系统,将温度控制在 20±1C ,并加强通风除尘,保持环境清洁。

(四)实施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加工后的齿轮箱零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废品率从原来的 15% 降低到了 3% 以下,满足了设计要求和生产需求。

六、结论

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加工精度受到机床、刀具、夹具、工件、测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误差因素的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提高机床精度、合理选择刀具和夹具、优化加工工艺、加强测量管理和控制环境因素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加工误差,提高精密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综合考虑各种误差因素,制定合理的误差控制方案,以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加工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2] 李益民。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 张世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4]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5] 孙健利。机械制造中的精度分析与控制 [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姓名冯路辉(1981.2.1---),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郑州市二七区 + 机械工程;职称:代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