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曾玉梅

寿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3555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该教学模式中的议题设计策略,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多篇文本阅读中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1+X”群文阅读;议题设计

引言: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倡导学生在一篇带多篇的阅读过程中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而议题设计作为“1+X”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研究“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核心素养与“1+X”群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维度。“1+X”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篇文本的阅读与比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此外,不同文本的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进行审美鉴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创造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同时,群文阅读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内容,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策略

(一)基于文本特征设计议题

文本特征是一篇文章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独特标识,包括体裁、结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基于文本特征设计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形式与内容,深入剖析文本的独特之处,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与运用能力,培养其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文本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小说单元”教学时,选取《桥》《穷人》《金色的鱼钩》等几篇小说作为群文阅读材料。教师可设计议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哪些描写手法展现?”《桥》中的老汉通过神态、语言描写,在洪水肆虐的危急时刻,坚定地指挥村民过桥,他的形象高大而英勇;《穷人》里桑娜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展现了她善良、矛盾的内心世界;《金色的鱼钩》则借助外貌描写等刻画了老班长为了照顾小战士而默默奉献、牺牲自我的形象。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本的阅读与分析,深入探究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描写手法,理解不同描写手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作用,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描写手法的巧妙之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他们在比较分析过程中,思维不断地在不同文本间穿梭、碰撞,从对单个文本的理解逐步上升到对小说这一体裁人物塑造共性与个性的把握,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并且感受到这些小说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光辉与奉献精神,加深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传承。

(二)围绕核心主题设计议题

核心主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所在,围绕核心主题设计议题能使多篇文本形成有机整体,这有助于学生聚焦阅读重点,在多篇文本的阅读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在主题的探讨与延伸中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提升审美体验。

以“热爱自然”为核心主题,选取《草原》《丁香结》《花之歌》等课文。教师设计议题“不同作者笔下的自然之美有何异同?”在《草原》中,老舍先生描写了草原的辽阔、骏马和羊群的灵动以及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出草原独特的豪放之美;《丁香结》里宗璞通过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由丁香花引发的关于人生“结”的思考,呈现出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悟相结合的含蓄之美;《花之歌》则以花的视角,运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花在自然中的生命轮回与使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之美。学生在围绕议题阅读时,会先分别概括出每篇文章所表达的自然之美,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在描写对象、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热爱自然”这一主题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景色欣赏,而是深入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写作风格下自然之美的多元呈现,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也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他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能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从而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对自然的态度,促进了文化传承与理解。

(三)着眼于思维发展设计议题

思维发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思维发展设计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分析、推理、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群文的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能够突破单篇阅读的思维局限,学会从多维度审视文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外国文学名著”单元,选取《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等作品。设计议题“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其性格成长有何影响?”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求生,从最初的无助到逐渐学会建造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动物等,他的冒险经历使他从一个富家子弟成长为坚韧、独立、富有创造力的人;《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汤姆在山洞探险等冒险过程中,他的勇敢、机智、善良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不断得到彰显,他的性格在一次次冒险中更加鲜明和成熟;《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在骑鹅旅行的冒险中,从一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转变为富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少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梳理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分析其在不同经历中的性格变化,并且比较不同作品中这种影响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通过这样的议题设计与阅读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的关系,并且将这种思维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与生活情境中。

结束语:在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且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议题设计环节,精心设计出高质量的议题,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广阔天地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议题设计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1]吴丽成王晓霞.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策略研究[J].2023.7.

[2]连惠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1):23-25.

[3]程念念.核心素养视域下的“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小学语文教学,2023(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