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
冯少辉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高中 722200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大单元模式是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措施,也是助力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顺利落地的有效教学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学情及单元教学的内容,在明确单元教学主题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多元化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以促进高中物理单元主题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大单元教学
在大单元教学策略上,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单元教学主题,保证教学主线;其次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辅助教学主题顺利实施;再次要注重教学情景设计,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氛围之中,培养核心素养;最后要改进教学评价,注重教学过程的指引,培养学生长期学习观念。一、解读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是高效开展物理课程教学方案的前提,也是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对单元教学主题进行认真解读,明确其中包括的知识要点,从单元教学主题视角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由千不同物理课程中涉及不同的教学内容,且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突出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结合单元主题基本特征及单元内不同小节物理内容间的联系综合考虑,以保证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框架。
例如以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功和机械能”的教学为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立足千整个单元的内容构成,挖掘其中的重要教学元素,并明确单元教学主题。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发现新课标中明确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应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能力,并要求学生理解功和功率、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理解重力势能,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守恒定律,并借助理论分析生活生产中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完成浅层记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由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随后,教师结合各章节内容构成情况,可以发现其与“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素养有着较强的联系性。对此,教师应将教学主题确定为对机械能相关物理概念形成深刻认知。确定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主题后,可以为后续教学目标设计和单元教学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二、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在认真解读单元教学主题的基础上,为了有序开展物理活动,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学情,明确其价值取向和身心发展规律后,运用相关教学手段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确定教学目标。同时,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教材、新课程标准、学生学生情这三个要素,以满足学生真实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紧密联系高中物理理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以保证后续教学环节能在此目标指导下高效开展。
例如以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简单变速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与力的关系,包括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规律的研究。首先,教师应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由“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部分组成,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素养有着密切关系,本单元从研究常见的落体运动开始,由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的经验性结论与伽利略科学论证结果间的矛盾出发,指导学生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三、设计丰富单元活动
在确定高中物理单元教学主题与目标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趣、开放的单元教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助力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顺利落地。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良好品质和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并在活动中利用驱动任务或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单元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并不是一种教学知识,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不能直接将这种教学理念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这种媒介就是当前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的润滑剂,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贯穿教学主题。大单元教学和传统的课时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学情境设计上要考虑知识的前后联系,促进学生整体的认知单元知识。
例如以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将大单元主题确定为“认识生活中的力”,结合教材中各章节内容发现所有知识都与力相关,因此将单元活动内容制订为“如何对力进行应用“,并结合单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教师需要围绕“羽毛球中存在的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羽毛球中所存在的力的现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情境展开讨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的感知。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示意图并设计探究活动:将一个圆球放在斜面上,小球会自已发生运动;同样,一辆汽车在陡坡上不拉起手刹,则会发生运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积极讨论,猜测小球和汽车可能受到了力。教师则要进行追问:小球和汽车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力”与我们说的物体重量性质相同吗?如果汽车质量为1500kg,想要让其停靠在坡度为30°的斜面上,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力和物体的重量的性质区分,启发学生多维度思考力的方向,使其认识到力与质量的区别,最后,教师出示关千力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到力分为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再利用多媒体呈现力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图片,要求学生针对图片中的内容区分哪些是平衡力,哪些是相互作用力。基于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物体所受到的力有清晰的认识并进行受力分析,从物理角度出发讨论力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加强单元教学评价
评价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非常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反思是大单元教学效果升华的必要因素,会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单元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保证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应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在大单元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活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物理知识的情况外,还应注重对单元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借助教学评价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以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电势能与电势差“教学为例,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师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首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为学生设计一套检测学习成效的测试题,考查单元知识的重点内容。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当堂练习情况,分析学生解题情况,归纳并总结班级学生整体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要重点突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评价指导加以完善,保证学生对知识形成进一步深刻的认知。随后,教师要对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进行点评,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维度进行反思和总结。
总的来说,大单元教学与物理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单元教学更加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整体观,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来看待物理学科。
参考文献:
[1]白东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2022,40(24):37-40。
[2]吕铭。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83-85。